广济桥参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济桥参照

简介 广济桥(俗称湘子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为古代闽粤交通要津。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的独特风格,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著名古桥。古人有“到潮不到桥,枉向潮州走一遭”之说。桥梁专家茅以升曾撰文指出:广济桥“中有一段,用船只连为浮桥,可以解开,让出航道,成为可分可合的活动桥,是我国桥梁史上的一个特例。” 桥上形式各异的亭台楼阁是该桥的一大奇观,因兼作经商店铺,故有“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之美称。 该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至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后多次修建。2003年,广济桥全面维修,2007年竣工。“广川利涉开新运,杰阁重楼见旧仪。”(饶宗颐先生联语)修复后的广济桥,梁舟结合,联阁重瓴,宛若长龙嬉水,复道行空。其独特之风姿与高雅之造型艺术,令人叹为观止。而桥上琳琅满目的楹联亭匾,更让人恍若置身于诗文书法的艺术长廊中。 广济桥,是一座美轮美奂、活色生香的文化古桥。 “三斗汉”力挽巨石 相传,古时候广东有个流浪汉,每顿饭得吃三斗米才能饱,所以人们叫他“三斗汉”。此人身高一丈,腰粗得双手抱不拢,黝黑的脸庞上长满蜷曲的胡须。他终日在街市里乞食,但因为食量太大,乞讨所得很难填饱肚子,常常挨饿。 有一天,“三斗汉”来到惠州,在提督衙门外戏耍,一时兴起还把门外那对石狮子提走了。提督知道后叫人把他召来,他回来时双手仍然提着那对石狮子。提督想试试他的力气到底有多大,于是安排五头牛在前面拖一根横木,“三斗汉”则在后面拉住横木,然后用鞭子抽牛,使它们发了疯似地想往前冲。但那五头牛始终敌不过“三斗汉”的神力,根本无法移动分毫。 提督认为他是可造之才,十分赏识他,给了他一些粮食,还让他参军习武。他跪求提督说:“我一顿饭得吃三斗米才能饱,请大人给我加倍的粮食。”提督答应了他的请求。 “三斗汉”在军中习武,因为只有蛮力,悟性不高,操练时不是骑马常坠马,就是射箭难中靶的。无奈改当步兵,但仍无多大起色,郁郁不得志,最终只能退出军队而继续流浪。 这一天,他来到潮州东门外,正巧碰上湘子桥在进行维修。桥的石梁长三丈多,宽、厚都是五尺。工人们搭起天架,几十个人一起牵挽石梁,却怎么也挽不动。“三斗汉”见状就在旁嘲笑他们说:“这么多人,弄得面红耳赤,汗流浃背,还不能把一根石梁升上去!”众人听后很生气,觉得他太狂妄了,让他自己来试试看。没想到他独自登上架子,双手一发力就把一根石梁挽了上去。众人看得目瞪口呆,无不折服。主持工程的官员见他有如此本领,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还能节省费用,就命令他把余下的石梁全部挽完,然后赏了钱给他。 他拿着赏钱到处吃喝,不到一个月就把钱花光了,于是他离开了潮州城,从此不知所踪。后来也有人传说,他饿死在一个叫做澄江的地方。 钉木猴 相传,旧时潮州府前有个卖豆汤的小贩,有一天在府楼上仰卧歇息,昏昏欲睡、半梦半醒之间,忽然听到耳边有人谈话,其中一人说:“明日午刻,湘子桥第三个桥墩,一定会有乞仙出现”,另一个说:“乞仙既然来到,我们便可与他同游”。他骤然惊醒,但看四下无人,只有两只木猴在楼槛上相对而蹲。此人知有异,隔天豆汤也不卖,跑到湘子桥第三个桥墩,果然见到一乞儿,知道他便是神仙,于是跪下求其超度。乞儿说:你怎么知道我是神仙?他如实相告。乞儿拿出一包槟榔说:“既是木猴教你,你应该用槟榔答谢它们,去把这些槟榔放在猴头上,然后回来见我,我再度你”。此人不知是计,按照乞仙的意思把槟榔放到猴头上。回到桥上时乞仙已不知所踪。再折回府楼,发现猴头上的槟榔已经全部化成铁钉,把木猴死死钉住。这就是泄露仙踪的报应! 所以潮州俗语有“府楼猴,无变走(潮音,意为走不了)”,比喻陷入困境,无法脱身。 二只鉎牛一只溜 清雍正年间,韩江一次发大水,把湘子桥的十八梭船冲得无影无踪,潮州城的老百姓进城进不去,出城出不来,叫苦连天。 知府张自谦说:“当年韩文公造湘子桥时,曾和龙王打过招呼,潮州不能发洪水,不能让百姓吃苦,还写了“洪水止此”四字,刻成石碑立在桥脚,时刻提醒龙王不要忘了这事,时长日久,石碑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还是再刻块石碑吧!” 于是,就在城里发动各家商号捐款,凑足了钱银,择了个黄道吉日,叫来道士念经降乱,请在天的韩文公重写“洪水止此”四字,还在桥上修了韩湘子庙。张知府觉得还不够,就铸了两只鉎牛分置东西两段镇桥御水,果然自此潮州平安无事。 起初,那二只鉎牛倒是挺神气,也守本分,天天站在桥上。怎料日子一长,觉得枯燥无味,就学调皮了。开始,也不外是趁夜深人静溜到江里洗澡,以后又跑到山林田园戏耍,撞折了树木,踩坏了庄稼,弄得四邻的乡民意见纷纷,可大家都敢怒不敢言。有一夜,它俩索性打起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