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朝使宋国信使的选任.doc
辽朝使宋国信使的选任
[摘 要]从宋朝建立到宋联金灭辽,辽宋两朝先后共维持124年交聘关系。这期间,辽朝不断向宋派遣国信使,以加强辽宋间联系。由于辽朝统治者重视辽宋关系,在选派使宋国信使问题上十分谨慎,对正使和副使的选任标准不同,正使主要选任家世背景显赫、有才学、熟悉辽宋国情的契丹人,副使则选任精通五经、言辞精准、有礼宾经验的汉人。
[关键字]辽朝;国信使;选任
穆宗应历十年(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废周立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1)辽宋双方维持160余年的共存局面。辽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聘,发生在景宗保宁六年(974年)三月,“宋遣使请和,以涿州刺史耶律昌术加侍中与宋议和。”(2)乾亨元年(979年),因宋太宗亲征北汉而中断,辽宋交聘关系仅维持6年(974—979年)。澶渊之盟(1004年)后,辽宋双方再次建立交聘关系,直至天祚帝保大二年(1122年),宋联金灭辽,双方交聘破裂迄,辽宋双方交聘关系又维持118年(1004年—1122年)。在辽宋和平往来期间,国信使在辽宋交聘过程中起到联系沟通和传递信息的媒介作用。国信使人选直接影响双方关系的亲疏,“信使往来,议论国事,折冲御侮,呼吸成变,一言差忒,实系安危。”(3)因此辽朝在派遣使臣时十分谨慎,正使和副使的选任标准也不尽相同。
一、正使的选任
从使宋正使的选派上看,辽朝选派正使首先考虑契丹人,非耶律氏或萧氏两姓氏不选。辽朝作为以契丹人为主体建立的政权,使宋正使多遣契丹本族人,据统计,辽朝所遣使宋正使共有357人次,其中只有5人是非契丹人。使宋正使多由契丹人担任,体现了游牧民族政权的民族特色,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辽朝统治者对本族人的信任,从而把决策大权牢牢掌握在本民族手中。
由于出使使命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必须选派可靠的契丹人出使宋朝,于是家世背景便成为遴选正使的条件之一。具有深厚家世背景和较强政治才能的契丹人才能成为辽朝使宋正使人选。纵观出使宋朝的正使,大多出身于显赫家庭。统和二十三年(1005年),担任使宋正旦使的耶律合住是辽太祖阿保机弟弟迭剌的孙子。重熙十年(1041年),担任贺宋生辰使的耶律仁先,“字纠邻,小字查剌,孟父房之后。父瑰引,南府宰相,封燕王。”(4)耶律仁先是孟父房之后,“玄祖伯子麻鲁无後,次子岩木之后曰孟父房”(5)玄祖即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祖父,仁先是阿保机祖父的后代,可见其背景之深厚。此类例子不胜枚举。选择具有深厚家庭背景的契丹人担任正使,是由于他们从小生活在契丹本民族的统治氛围中,自幼接触契丹政治集团核心,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察觉更为敏锐,能够更好的维护契丹本民族利益。
辽朝在选派使宋正使中,对其品行及学识的要求同样十分严格。辽道宗时期,“欧阳文忠公使辽,其主每择贵臣有学者押宴,非常例也,且曰:‘以公名重今代故尔。’”(6)欧阳修因才学出众而受到道宗皇帝特殊礼遇,说明辽朝皇帝对国信使的品行才学十分看重,因此在选派使者使宋时也特别重视使者的品行学识。如萧德“性和易,笃学好礼法。”萧惟信“资沉毅,笃志于学,能辩论。”耶律敌烈“宽厚,好学,工文词。”萧速撒“性沉毅”。(7)这些使者虽为契丹人,但其性情温和、沉稳敦厚而又博学多才,在行为规范及学识方面并不输于宋人,不至于因粗鲁无礼受到宋人轻视,影响本朝形象。这些学识卓越的契丹人从小生活在草原民族文化氛围中,对契丹本族文化了解深入,他们出使宋朝,有利于向宋人传播草原民族文化,加深双方了解。
除家世背景,品行学识外,选派熟悉辽宋双方国情的契丹人对辽朝调整统治政策十分有利。前文所提,统和二十三年(1005年),圣宗派遣使宋的耶律合住“智而有文,晓畅戎政。”并且“久任边防,虽有克获功,然务镇静,不妄生事以邀近功。邻壤敬畏,属部乂安。宋数遣人结欢,冀达和意,合住表闻其事,帝许议和。”(8)耶律合住长期担任边防驻官,担任过涿州刺史,也参与过辽宋议和,因此圣宗派遣他出使宋朝且担任正使。圣宗开泰六年(1017年),耶律化哥出使宋朝,化哥曾因治理边境有方,得到皇帝的认可,(9)他对本朝及邻邦边境事务了解深入,熟悉边境地形地势,自然是使宋的不二人选。熟悉两朝国情及边境事务的使臣,能够与宋人沟通顺畅,准确无误的传达皇帝旨意,顺利完成出使任务的同时还可以密探对方军情及国情,便于辽方调整统治政策。
二、副使的选任
从使宋副使的选派上看,辽朝使宋副使多由汉人担任。辽朝作为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使宋正使大多派遣契丹人,保持本民族特色,副使则多由汉人担任。据统计,使宋国信副使共有318人次,其中只有1人为非汉人。汉人精通汉语,相比契丹人,更了解中原风土人情,能够更大程度上维护辽朝利益。
由于辽朝重视中原儒家文化,在选派副使如宋时,特别注意派选博学多才,精通五经的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