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年和春节的龙门阵.doc
过年和春节的龙门阵
过年和春节并不是一回事。过年是传统习俗,春节只是政府规定的节假日。过年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春节的历史只有100年。
过年,其实就是最热闹的农耕文化。秋季收割后到春耕之前这段时间是农闲,只有这一段时间,农民才能歇下来做杂事:整理家务、清洁打扫、修整畜栏、立房、嫁娶、祭拜、串亲访友、杀年猪、打粑粑等等。而修整畜栏、立房、杀年猪、打粑粑等就是为来年的春耕、夏种做准备工作。
在过去,过年的文化以吃的内容为要,这就是“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口农村最多,所有食品也都来自农村,所以,城里人的过年习俗都是从农村传承而来。虽然城市里面有很多很好的副食品,但是,随着最近这几年对绿色食品的追求,城里人又都去追求“农家”的生态食物。其实城里过年的吃食相对于农村来说,只是精致一些而已。
在过去,过年的活动历来都是从旧年腊月就开始了,一直要到新年正月才结束。
腊八粥,其实是农民腾仓清理出来的各种陈杂粮合起来煮成的稀饭,因味道不错,于是城中人就去买来各种杂粮依葫芦画瓢,也吃腊八粥,并且还加进了莲子、花生、芝麻等,冠名为八宝粥。
城里腊月十六各商家要“倒牙”。从前,老板手下的员工,如长工、学徒、先生等,规定每月的初二和十六日两天,要吃一顿有肉的饭,俗称“打牙祭”。腊月十六日,是全年二十四个牙祭最后的一个,吃完就歇业,所以叫“倒牙”。“倒牙”餐比平时的“打牙祭”丰盛,也就是商家老板员工提前吃团年饭,也像农民一样要歇业休整。要到正月十六才“开牙”。
腊月十七、十八日要“打扬尘(cēn)”,也就是大扫除。清洁完家中之后就要准备过年的食品了。
农村杀年猪的肉绝大多数都是做成腊肉,以易保存,可以保证一年到头有点荤腥;打粑粑是南方农民为农忙时准备“少午”①做活路时吃的干粮,主要指糍粑。糍粑是用蒸熟的糯米在专门的粑粑槽中用木棒捶打挤揉而成。吃的时候,将糍粑在火上稍微烤一下就可以吃了,很方便。记得青岩有些苗族还用各种杂粮、野菜掺在糯米中打成糍粑,有高粱、红稗、包谷、小米、清明菜、红豆、楠豆等。打好的糍粑要泡在大水缸中,可保存一年。所用的水必须是在立春以前的井水,据说这样糍粑才不会坏。因为粑粑、腊肉是美味食品,所以贵阳城里人也就随乡入俗,年货中少不了腊肉、糍粑。做腊肉需要用五香调料腌渍,用核桃壳、花生壳、松枝、柏枝等来熏烤,所以一到腊月间,就有城里小贩走乡串寨卖五香面,又有农民进城来卖松枝、柏枝、帮人打粑粑。城里人也备好糯米,从几十斤到几百斤不等,请街上专门打粑粑人来打。小时候我家中打粑粑要打几十斤糯米。解放后住在法院街,每年的粑粑、腊肉都是到小河的亲戚家拜年得来的。
吃年饭从腊月二十七到除夕都有,各家安排。年夜饭菜中,除了鸡鸭鱼肉外,一定要有一碗不切断的青菜,叫吃长菜。素菜有用白萝卜丝和胡萝卜丝做的凉拌菜,叫金银丝。或做“安乐菜”:用切成丝的白萝卜、胡萝卜、芹菜、韭黄、青菜、白菜、香菇、蛋皮和肉丝炒成的菜,这些菜名寓意“金银、清白、勤快、久长……”由于年夜饭菜必需要有剩余,所以通常准备的量都非常多。我喜欢做三十夜的年饭菜,那时全家人一起动手。每年主要做的菜就是辣子鸡、盐菜肉、小米鲊等。那时没有冰箱,但是,做的年饭菜,大家敞起吃,都要吃到初九、甚至正月十五,不会馊也不会坏。困难时期以后,不但缺材料,连做的兴趣都没有了。
吃年夜饭之前,要供饭,就是祭祖。吃完年夜饭,就是辞年,小辈就要依次给长辈磕头行礼拜年,而长辈就在此时给小辈发压岁钱。那时的压岁钱只是象征性的几张新票子或几个铜钱,关键意义是给晚辈压岁。现在给长辈拜年、发压岁钱都挪到年初一来了,发压岁钱动不动就成千上万,已经失去辞年、压岁的意义,全无文化含量。接下来就是守岁,一般要守过十二点钟——到第二年后,才睡觉。除夕的火不能熄灭,俗话说“三十夜嘞火,十五嘞灯”。炭火经熬,只要架好一笼?炭火,可以烧一个通宵。没有条件烧炭火的人家要随时添薪加煤,就要守通宵。当然烧炭火的人家也有喜欢玩通宵的人。过去在过年期间,除了摆龙门阵而外,就只有打麻将、掷状元红等娱乐。
大年初一早上不吃饭,只是吃辣鸡面、甜酒煮糍粑、油炸糍粑、油烙糍粑、酸菜脆哨二块粑、炒二块粑等。晚饭就是将除夕的剩菜、剩饭热来吃。最重要的是家中不许有响动、不用针、不动刀,渣渣(垃圾)、脏水不要往外倒。初一都是在家玩,初二才开始串门互相拜年。
过年的高潮在正月十五后,就是请春客,也就是亲朋好友和邻居之间的相互吃请。请春客分两步招待,先是“吃茶”,后是“吃饭”。请春客的茶、饭一般分别由专门的茶馆和饭馆上门来安排制作。“包饭”的负责将备好料的酒席包括锅瓢碗盏、桌、椅全部搬来,讲究的人家桌子要围桌围,座椅要加上椅披椅垫。“包茶”的除了负责茶叶、茶水和茶具而外,主要是负责请客。过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