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题学生版
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明确考纲要求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学习目标1.能指出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2.能分析古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3.能根据题目要求,用通顺的语言,规范答题。
【题目形式】 (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是怎样抒发诗人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常见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描写手法(远近、点面、动静、虚实、正侧等)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
其他常见手法(想象、衬托、渲染、象征等);
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夸张、对比、关等;
结构安排:先景后情、先情后景、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伏笔铺垫、卒章显志等。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夸张、对比、用典、互文、反复、顶针、双关、通感等
具体解释见《解密高考90页》
答题步骤:
一、
二、
三、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词中下片“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甚是为人称道,试简要分析词人在这里运用的修辞手法。
定 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② 。因脱水边屦③ ,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④值⑤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②襟,指胸怀、心怀。③屦:jù:用麻、葛等制成的单底鞋 ④仍: 又。 ⑤ 值:恰逢
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问:这首词下阕,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 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表现手法
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 用典抒情 借古讽今
描写方式:动静结合 虚实结合 渲染 烘托 白描 正侧描写
其他: 赋比兴 曲笔 以小见大 欲扬先抑 联想想象 象征
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例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的中心句)
例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
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
例: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情景交融
诗中既有景物描写的成分,也有抒情的成分,两者相互融合,难分彼此。
例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以乐景衬哀情
为了突出人的愁苦之情,诗人有时会用鸟语花香、莺歌燕舞之类的“景”来作反衬,借乐景与哀情之间的矛盾达到“倍增其哀”(王夫之《姜斋诗话》的效果。
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例: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用典抒情
用典,也叫用事。它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表达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
例1: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例2:“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借古讽今
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例1:李清照的《乌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