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P122阅读与思考: 反映了美国以反对恐怖主义为名,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和单边主义,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政策。 P122解析与探究: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①第一种观点的主张是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有利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第二种观点是要维护世界和平,必须推行霸权主义。 ②我同意第一种观点,因为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比美国一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更有利于世界和平。 ③依据在于: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有利于抑制和减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而霸权主义是地区冲突和战争的根源之一,这是被历史和事实所证明了的。 你对未来世界格局的构想 美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 欧盟:在全球事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本: 试图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迈进 中国: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已经复苏,正在恢复其大国地位 第三世界:联合自强,不可忽视 我们该如何应对多极化趋势? ①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 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 历届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往往能够折射出一个时代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心声。1992年在巴塞罗那举办了第二十五届奥运会。请根据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推断这届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 A.“欢迎回家” B.“永远的朋友” C.“点燃心中之火” D.“绿色奥运,人文奥运” 2007年12月27日,巴基斯坦人民党主席“铁蝴蝶”贝·布托在伊斯兰堡邻近竞选集会上遭遇自杀式袭击受伤,不治身亡,另有二十余人遇难。继9·11之后,恐怖主义以蝴蝶之死再次让世界动容。下列关于当今世界局势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世界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出现了一些新的不稳定因素 B.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C.人类面临恐怖主义等新的挑战,需要加强多边合作 D.和平与发展开始不再是时代的主题 (2008,惠州四月模拟)有人说:“单边世界容易产生霸权,两极世界容易形成对峙,只有三极或者多极世界才是稳定的格局。”在两极格局瓦解后,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有 ①美国地位相对削弱 ②欧盟一体化进程取得重大进展 ③日本从经济大国试图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迈进 ④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⑤发展中国家联合自强 ⑥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 A.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⑥ (2008,威海市直高中教学质量调研)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表现在 ①两极格局已经终结 ②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已经形成 ③多极化的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④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交替过渡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 ①抑制和削弱强权政治 ②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世界和平与发展 ④消除国际恐怖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 * 西欧: 日本: 第三世界国家: 中国: 联合自强 乘机而上 合作斗争 改革振兴 50、60年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实力决定地位 大国主宰世界 课标: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世界多极化趋势 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的瓦解 4.多极化趋势的影响 2.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3.当今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标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989年,波兰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组织政府。标志波兰政治经济体制的剧变。图为议会大选时,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前中)取代了波兰统一工人党书记雅鲁泽尔斯基(前左)接管政权。 东欧剧变 1990年10月2日午夜,柏林市民聚集在勃兰登堡门前,庆祝两德统一。 柏林墙的第一个缺口。 东欧剧变 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的“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中国外交部前部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