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长是一件丰饶的事.doc
成长是一件丰饶的事
作者:XX县实验初级中学俞爱玲
生命存在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有深情。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今天的麦穗是饱满的,明天就躺进了麦场。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今天的花蕊是芬芳的,明天就融进了泥土的温床……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幸福灿烂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那种辛酸深沉厚重的篇章。——题记
(一)
我丈夫6岁那年,父亲死了。
母亲是个知书达理的家庭妇女,她识字,会绣花做鞋,会纺纱织布,大家闺秀。临此大事,她哭、她愁。当时母亲身边4个孩子,最大的9岁,最小的夫君死的第二天出生。9岁的姐姐怕母亲一时想不开,走绝路,就时刻跟着她,为此甚至夜里不敢熟睡,半夜只要稍有动静,姐姐便哗地一下坐起来。姐姐从没对母亲说起过,她那无数凄凉的不眠之夜,有多少是她的儿女暗中和她度过的。
人的长大是突然间的事。
经此变故,我丈夫那稚嫩的肩开始分担家庭的忧愁。
在学校,他整天也不讲一句话,没到下午放学铃声响就偷偷溜回家,拎着篮子到溪滩捡干柴,到田里摘猪草。他的忧郁、孤独、敏感很快引起了陈老师的注意。有一天早操以后,陈老师向他走来,靠在他身边低声说:不要难过,要学会坚强,你是大哥,下面有两个弟弟需要照顾,有什么事跟我说。他感觉到陈老师身上散发出来的温热和好闻的气息,他想掉眼泪,但又不想让别人看见他的泪,他就强忍着,喉咙就像堵了一块大棉花,只是抽噎、发哽。
为了生活,母亲不得不救助于她自己的父亲,买了一台纺纱机和一台手摇织袜机。母亲白天到生产队挣工分,晚上纺纱、织布、织袜,还补衣、做鞋。由于家中没正劳动力,生产队分的粮食少,只好挖点零碎地种些土豆、南瓜、番薯之类充饥。最小的弟弟常常为不肯吃玉米羹而哭,母亲又难过、又心疼。
这就为他大儿子增添了一个任务,即每天下午放学后砍一头柴,捡柴、摘猪草任务落到了比他少三岁的二弟身上,十三岁的姐姐去学裁缝。然后他转身咬牙不准自己哭,体谅母亲含辛茹苦,养这一帮孩子的艰难。他跟母亲坐在煤油灯下挑袜子线头,八仙桌上昏黄的灯光映着她极其惨然的面容,亦是从那天起,他觉到了母亲的迅疾衰老。勉强发出含混的声音:妈,爸为什么要到那么远地方去教书?他怎么会死去?母亲说不出话来,眼泪一下子滴到了母儿手背上。在这种困惑和迷茫中,他慢慢长大。
这一年,他10岁。
在应该被宠溺的年纪,他就开始懂得并做到自立自知,被所有师长称赞为成熟懂事的好孩子。他总是很厌恶听这些话,因为他并非愿意这样沉重。
15岁初中毕业,也结束了他读书生涯,他难过,他流泪,家庭成份原因班级中学习成绩算好的他,不能推荐上高中,只好到生产队劳动。生产队长看在上六分堂兄弟情面上安排他一些轻活——春天田间育秧看鸟,夏天地头管花生,秋天山坡护草籽。这无疑给他带来了一些空闲时间。好学的他就从人家那里借来《三国演义》、《水浒传》、《东周列国》等名著阅读,有时还摘抄精彩片段。就这样到了18周岁征兵年龄,体检合格又由于家庭成份原因政审过不了关,不能如愿以偿,希望之火从此熄灭。她母亲含泪求小叔子带去做泥水匠。
那一年,他19岁。
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全国各地,灿烂的阳光照进了他的家,79年恢复了高考制度,二弟、小弟双双考上了磐安中学,而后二弟考入浙江工业大学,小弟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母亲的脸上也有了笑容。
有些事情,是凹凸有致的碑铭。关于苦或甜,爱或恨,如同暮春时节漫山遍野的山花烂漫,在寂静的孤独美感中蔓延。在他懂事之后,分明觉察到了这些印记在他生命中产生的支配力量。他已经在性格中蕴藏着母亲的勤劳、节俭,又显露出明显的父辈的特征,血脉为缘,岁月为鉴。
(二)
去年的4月8日下午3时26分他母亲走了,享年83岁。在母亲病重的四十六天里,他白天干活,晚上守护在母亲身旁,母亲微弱的一声咳嗽也会把他从熟睡中惊醒,和我们一起给母亲翻身、擦背、换被褥……安顿好母亲后事的那天晚上,他流泪了。“嘟—嘟—嘟”拨往加拿大的电话通了:“喂……平和保重身体,没有了妈,你也要多回家看看,家里有你大哥呢!……”
人的长大是偶然间的事
是源于母亲生前念叨:有一年寒假父亲让母亲到景宁过春节,学校发来一个像铜锣一样大小的饼,父亲舍不得吃藏了十几天,等母亲去;是寄予母亲经常说畲乡老百姓、学生对父亲的关心、尊重;是母亲告诉他是景宁大顺得来的;还是心血来潮……他决定到景宁自治县走一趟。
10月29日下午1点我们驾车出发,丽水上高速到云和,6点才到达目的地。我们吃过晚饭,漫步在景宁那并不热闹也不宽阔的鹤溪城区街道上,突然看见“教育局”三个熟悉的字样,三楼还亮着灯。我们一阵欣喜,上楼敲开了门,是位年轻的教师,我们说明了来意,他对我们拿出的“56年英川小学全体团小组合影”和“用宣纸小楷写的丽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