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纺织产品的安全性.doc
浅谈纺织产品的安全性
摘要:本文结合《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03),针对纺织产品的安全性问题从概念、常见检测指标、标准现状以及纺织产品的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做了初步介绍,指出生态纺织产品是今后世界纺织品发展的潮流,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个人都应该在确保纺织产品安全性方面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纺织产品 安全 规范
0 引言
纺织产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纺织产品在原材料获得及加工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加入各种各样的染料和助剂,它们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含有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当其在纺织产品上的残留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世界各国对纺织产品的安全性问题都是非常重视的,但在国际oeko-tex100标准中像致敏染料、可萃取重金属和含氯有机载体等很多指标都还没有列入我国的纺织产品安全标准中。因此,我国的纺织产品安全监管在很多情况下还存在着无标准可依的尴尬局面。另外,纺织产品的安全性问题在我国普通消费者中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人们的纺织产品安全意识急需提高。
1 纺织产品及其安全性概念
根据《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03),纺织产品是指以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为主要原料,经纺、织、染等加工工艺或再经缝制、复合等工艺而制成的产品,如纱线、织物及其制成品。纺织产品的安全主要包括制品所用面料是否含有有害物质,所用材料是否卫生,产品的结构和附件是否安全和牢固等。
2 评价纺织产品安全性能的常见指标
在《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03)中,将纺织品分为三类:婴幼儿用品(a类)、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b类)和非直接接触皮肤的产品(c类)。现将规范中涉及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指标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异味、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以及其它评价纺织产品安全性能的常见指标说明如下:
2.1 甲醛 甲醛常用于纺织纤维、纯纺和混纺织物的树脂整理及部分服装成品的定型整理,具有免烫、防缩、防皱和易去污等作用。但含过量甲醛的纺织品,在人们的穿着过程中甲醛会逐渐释放出来,对呼吸道黏膜和皮肤产生强烈刺激,引起相关疾病并可能诱发癌症。《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03)中对甲醛的限量如下:婴幼儿用品、直接接触皮肤产品、非直接接触皮肤产品的甲醛含量分别不能超过20、75、300mg/kg的标准值。
2.2 ph值 ph值是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的一个常用指标,一般在0-14之间取值。人的皮肤带有一层弱酸性物质,以防止疾病的侵入。因此,纺织产品特别是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产品的ph值能控制在中性至弱酸性范围内,则对皮肤比较好。反之,如果ph值过高,就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导致皮肤损伤、滋生细菌、引起疾病。按照《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03)的规定,婴幼儿用品和直接接触皮肤产品的ph值为4.0~7.5,非直接接触皮肤产品的ph值为4.0~9.0。如果企业对ph值这项指标不给予特别关注,服装用面料在染色和整理后水洗不充分就烘干出厂,或者未采取一定中和措施而后期又缺乏相应的检测手段,这样势必造成纺织产品的ph值超过标准的规定。ph指标在消费者购买时很难鉴别,所以其很容易被人们忽略,对于可以水洗的服装,在穿着前浸泡和漂洗则能很好地改善服装ph值。
2.3 色牢度 色牢度不仅关系到纺织产品的质量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安全。色牢度低的纺织产品,染料或颜料很容易转移到皮肤上,则其中包含的有害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离子等可以通过皮肤被人体吸收,轻者让人感觉瘙痒、重者可以导致皮肤表面起红斑丘疹等,甚至诱发癌症。《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03)中,把纺织产品的色牢度指标从耐水、耐酸汗渍、耐碱汗渍、耐干摩擦、耐唾液五个方面进行考察,以确保纺织产品色牢度的安全性。
2.4 异味 不合格的纺织产品往往都伴有一些异味,异味的存在说明纺织产品上有过量的化学物质残留,这是消费者最容易判断的一项指标。纺织产品在开封后,如果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煤油味、鱼腥味、芳香烃气味中的一种或几种,则可被判为“有异味”。
2.5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 禁用偶氮染料本身并没有直接的致癌作用,但其在一定条件下会还原出芳香胺,通过皮肤被人体逐渐吸收,导致肌体病变,甚至能改变人体原有dna结构,诱发癌症等。自1994年德国政府颁布禁用部分染料法令以来,随着人们环境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许多国家和地区已连续发布禁用偶氮染料法规,禁用偶氮染料的种类不断扩大。目前禁用偶氮染料已成为国际纺织品服装贸易中安全健康品质重要控制项目之一。我国在2005年1月1强制实施的国家标准《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填空题.doc VIP
- 2023高考英语复习之高频词长难句练习2 全国乙卷七选五(解析版).pdf VIP
- 【高中化学】13个知识点的易错集锦.pdf VIP
- 现场签证单表格.docx VIP
- 中央财经大学后勤处、后勤服务产业集团 全员聘用管理暂行办法.doc VIP
- 2025中央财经大学后勤服务产业集团工程管理岗招聘1人(非事业编制)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国开电大《离散数学》形考任务+大作业答案.pdf VIP
- 现场签证单表格优质资料.doc VIP
- 24J331地沟及盖板参考图集.docx
- 汽车维修清单表(含使用说明).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