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刘鹤年主编《流体力学》全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绪论刘鹤年主编《流体力学》全解

考核方式 总成绩:100分,期终成绩占70%,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包括出勤情况和作业情况。 根据期末点名的总次数和作业的总次数再决定每次的分值,然后再从平时成绩中扣除相应缺勤成绩;作业以随堂测验的形式进行,每一章节或两章结束,进行一次随堂测验。 引言 什么是流体? 流体的一般定义:液体和气体的统称,它们没有一定的形状,容易流动。(现代汉语词典) 流体的力学定义:流体不能抵抗任何剪切力作用下的剪切变形趋势(体积保持不变)。 当剪切力停止作用后,固体变形能恢复或部分恢复,流体则不作任何恢复。 第一阶段(16世纪以前):流体力学形成的萌芽阶段 公元前2286年-公元前2278年   大禹治水——疏壅导滞(洪水归于河) 公元前300多年   李冰  都江堰——深淘滩,低作堰 公元584年-公元610年   隋朝  南北大运河、船闸应用   埃及、巴比伦、罗马、希腊、印度等地水利、造船、航海产业发展 系统研究   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论浮体》(公元前250年)奠定了流体静力学的基础 第二阶段(16世纪文艺复兴以后-18世纪中叶)流体力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础阶段 1586年 斯蒂芬——水静力学原理 1650年 帕斯卡——“帕斯卡原理” 1612年 伽利略——物体沉浮的基本原理 1686年 牛顿——牛顿内摩擦定律 1738年 伯努利——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即伯努利方程 1775年 欧拉——理想流体的运动方程即欧拉运动微分方程 第三阶段(19世纪末以来)流体力学飞跃发展 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 量纲分析和相似性原理起重要作用   1883年 雷诺——雷诺实验(判断流态)   1903年 普朗特——边界层概念(绕流运动)   1933-1934年 尼古拉兹——尼古拉兹实验(确定阻力系数)   …… 1 绪论 1.1 流体力学及其任务 1.2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1.3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4*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速度梯度 动力黏度系数 黏性系数的变化 (3)理想流体 例 题 例 题 流体的黏性总结 流体的黏滞性是流体在运动状态下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 牛顿流体服从牛顿内摩擦定律,即 ; 流体的速度梯度即角变形速度(剪切变形速度); 液体的黏滞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气体的黏滞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理想流体是不考虑黏滞性作用的流体。 不可压缩流体 实际流体都是可压缩的,但是有很多流体,流动时密度变化小,可以忽略。不可压缩流体是流体的每个质点在运动全过程中,密度不变化的流体。 液体在前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到其压缩系数很小,可按不可压缩流体处理。 气体的可压缩性远大于液体,但是在土木工程中常见的气流运动中,管道不很长,气流速度不大,气体在流动过程中,密度也没有明显变化,仍可以作为不可压缩流体看待。 风洞试验 上海虹口足球场风载模拟试验 水洞实验: 螺旋桨空泡 水池实验: 船模拖曳实验 数值分析方法 随着技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过去无法求解的流体力学偏微分方程可以用计算机数值方法求解。 计算流体力学 有限差分法 有限元法 边界元法 谱分析等 如飞行器、汽车、河道、桥梁、涡轮机流场计算;湍流、流动稳定性、非线性流动中的数值模拟;大型工程计算软件是研究工程流动问题的有力武器。 计算网格 受理论模型和数值模型局限,存在计算误差。 扩大理论求解范围,成本低,易于改变工况,不受比尺限制。 数值计算 成本高,对量测技术要求高,不易改变工况,存在比尺效应。 直接测量流动参数,找到经验性规律。 实验研究 (模型试验) 受基本假设局限,少数情况下才有解析结果。 对流动机理解析表达,因果关系清晰。 理论分析 缺点 优点 §1.2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 1 表面力 表面力分布在流体面上,是一种接触力。 定义表面力的面积集度,即单位面积上流体 所承受的表面力为应力。 A点: 压强 切应力 2 质量力 作用在流体的每个质点(微团)上 并与流体质量成正比的力称为质量力。 即 A点附近取微团 dm,dV,dF∝dm ,称 极限 为作用在A点的单位质量力。 f 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用(X,Y,Z)表示! 均质流体: f,X,Y,Z 的单位为 m/s2 非均质流体: 特别地:重力场中 X=0,Y=0,Z=-g ?凡谈及应力,应注意明确以下几个要素: ① 哪一点的应力; ② 哪个方位作用面上的应力; ③ 作用面的哪一侧流体是研究对象(表面力的受体),从 而决定法线的指向; ④ 应力在哪个方向上的分量。 注意: §1.3 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1 惯性 均质流体: 非均质流体: 显然 2 黏性 把一块薄圆板用

文档评论(0)

00225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