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雪线的定义:降雪量与消融量的平衡线。线位置的降雪量等于消融量。该线刚好与0度等温线吻合 1、世界雪线的分布高度由副热带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 2、近几年来,温室效应,两极冰川融化,各山体的雪线总体上出现了上升趋势。 3、雪线也有季节的变化,在季节分明的地区,冬季雪线偏低,夏季雪线偏高。 4、 山体两侧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是温度与降水: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当某一坡面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时,此时决定因素是降水,所以迎风坡雪线偏低。 2009年山东卷 图1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 (5)农业地带沿0o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6)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 4、简要分析图示区域北部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气压低; 气温低,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河、湖众多,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土壤发育程度较差,土壤较贫瘠,多冻土、沼泽; 植被稀少,多高寒草甸和高寒荒漠。(4分) 阅读分析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棉花是喜光作物,棉花生长最适宜温度在25C -30C。棉花对水分要求十分敏感,湿度大易遭病虫害,缓吐絮,土壤干旱又会使棉铃提前开裂,提前停止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 材料二??W国是世界主要产棉国和出口国,是中亚人口最多、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具有将欧亚交通线连为一体的发达的交通基础。工人素质较高,工资水平不高。天然气、重油、柴油、电等能源价格相对低廉。为了促进纺织业的投资活动,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材料三??图11是中亚 五国区域图和A地各月 气温降水量统计图。 ????????????????????????????????????????????????????????????????????????? (4)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统一变化过程原理,说明图中棉花种植区棉花生产过程中,如果用水不当造成的地理环境状态变化 4)(10分)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2分)。在内陆干旱区,由于上中游大量引水灌溉,造成下游河湖水量减少或干涸,湖泊萎缩(2分),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枯死、生物栖息地破碎、消失、土地沙化、荒漠扩大等生态环境退化(2分);在大中型灌区,由于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2分);在沙漠边缘地区,由于超采地下水,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造成植被枯萎,土地沙化(2分)。 2013年山东卷 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区,读图回答9-10题。 9、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B.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10、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C C 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面貌的变化。图6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少量的变化曲线图。 ??7.近十几年来,有关该地区自然地理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增加?? B.河流流量增加?? C.植被覆盖率上升 ?D.河流含沙量增加 8.近几十年来,导致该地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变化的可能是(???)①耕地面积不断增加??②水库面积增加???③经济林面积增大?? ④灌溉面积增加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C B 地域分 异规律 地带性 分异规律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经度 地带性分异) 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地带性分异规律 海拔较高的山地 水热条件的垂直变化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从山麓向山顶更替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中纬度地区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以水分条件为主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沿着从滨海向内陆方向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低纬和北半球的高纬地区 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以热量为主 自然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与纬线大体平行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成因 定义 分异规律 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