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人生路熠熠红烛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漫漫人生路熠熠红烛光

漫漫人生路 熠熠红烛光 ---记安陆市赵棚镇杨兴小学邓以河老师 邓以河,男,1955生,安陆市赵棚镇杨兴小学语文教师。1976年,走上教育岗位,1998年以优秀的成绩,转为公民教师。在那段艰苦的民师岁月里,邓以河以铮铮铁骨诠释着对教育的情怀。在家庭、婚姻、事业中作出自己的选择;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撰写论文:《课堂设问应讲究一个“巧”字》等多篇论文在各级刊物上发表。附近,年近花甲的他,老而弥坚,所任学科连续五年获“全镇第一名”的好成绩。几位老年组成一支“义务帮扶团”,帮助那些学困生、留守儿童,为他们筑起一道道爱的港湾。但得夕阳好,哪怕已黄昏。 推荐安陆市优秀教师典型材料 生活的辩证法告诉人们,人生的道路愈是曲折艰险,就愈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愈能体现一个人的真正价值。我们这里要写的是安陆市赵棚镇杨兴小学教师邓以河同志。他的生活历程中留下的步步脚印证明,他是一个在坎坷路上奋进的人,是一个历尽艰辛无私奉献的人,是一条铮铮的铁汉子。 铮铮铁骨于教坛 1976年,正值青春年华的邓以河肩负着家乡人民的重托,怀着一颗忠于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走上了教育岗位,当上了江石小学的民办教师,圆了园丁之梦。生活刚刚起步,突来的灾难夺走爱妻的生命,原本幸福的家庭被重重地摔进了苦难的深渊---父母亲都是80多岁的人,最大的女儿只有8岁,最小的儿子只有2岁,全家无张口就靠邓老师一双手,这副担子该有多沉啊! 邓以河没有屈服,他用钢铁般肩膀挑起这副重担,教学不能误,6亩责任田要种,老人、孩子要照料,怎么办?咬紧牙,拼得一身汗,以惊人的毅力撑起了这片天!看,下面是邓老师一天的时间休息表:早上五点起床喂猪、养牛、洗衣、做饭等;上午七点至下午五点上学忙教学;五点至八点下责任田忙农活;晚上八点至十一点备课、改作业,每天的睡眠时间仅仅只有六个钟头。邓以河像一条上足发条的时钟,不停息的运转。 父母年迈多病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白天只能看看门,应应声,什么忙也帮不了。两个儿子放在家里无人照管,有段时间邓老师把他们带到学校,最小的儿子常爱哭爱闹而影响教学,无奈,邓老师只好把孩子留在家里,要大的带小的,开始几天还相安无事,邓老师还夸他们乖巧听话,一天下午放学,邓老师跟往常一样大步流星的往家里赶,走到村头听到大儿子的哭喊声:“弟弟掉到粪坑里,爸爸快跑啦……”邓老师跑到粪坑边见小儿子在粪坑里挣扎着,就一把将孩子抓起来,孩子已是奄奄一息。“男儿有泪不轻弹”,邓老师边给孩子冲洗边放声嚎啕大哭。这哭声揪心撕肺,多么凄惨啊!爷爷奶奶也老泪纵横,呜咽着说:“河,这书不能再教了,你既当爹又当娘,学家两头忙,是快铁也要磨损啊?回家照顾孩子苦点,图个安逸,何况民师待遇低,多喂一头猪抵得上。”邓老师见两位老人悲痛欲绝的样子又过意不去安慰说:“爸妈你们不要难过,孩子是长脚的,就是在家看要出事也是躲不了。我还年轻,这苦吃得了,教书是我的精神支柱,离开学校抛弃学生心里难受,日子更难过。” 1985年冬天,小儿子刚满4岁患重感冒,高烧咳嗽前几天,邓老师怕因给孩子治病耽误教学知识买点感冒药给喝喝,孩子的病一天比一天严重,高烧老是不退。医生责怪说:“不输液高烧当然退不了,孩子病成这样怕花钱,烧成肺炎怎么办?”医生哪里知道邓老师的苦衷,输液需3个多小时,误了学生也是大事啊!邓老师哀求医生到学校去输液,医生被邓老师以学生学习为重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要求,来到学校,邓老师怕孩子好动滚了针,又到学校的邻近村子借来躺椅用围巾把孩子绑到躺椅上,边上课边照看输液。 翻开学校教师考勤薄,邓老师每个学期都是出全勤,没有一次迟到、早退、空堂,没有请一天的假,每个月都能获得全勤奖。邓老师的全勤奖有着特别的意义,这里饱含着几多辛酸,几多心血,几多牺牲,折射出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邓以河早年丧妻,孤苦哺育孩子的艰辛得到亲朋好友的同情和关照,好多人为他物色人选重新组织家庭,为了替爸爸分忧减轻家庭负担,让两个弟弟继续念书,女儿毅然放弃读高中的机会,离开了慈祥的爸爸加入打工族的行列,到南方打工了。邓以河的姐姐在安陆城关为他找到重组家庭的合适人选,一水果行女老板的老公患癌病逝,家里只有一个11岁的孩子,水果行生意很红火,缺人手帮忙。女老板允许男方带孩子到城关一起做生意,姐姐高兴的跑来找邓以河商量此事。邓老听后淡淡一笑说:“谢谢姐姐的关心,我只会教书,不会做生意,我和她不是一个道上跑的车,再说我也苦惯了。”一盆冷水浇的姐姐庞然大怒,她愤愤地说:“你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我看透你的心,还不是望着转正,教了几十年还是个民师,你真是命贱。”邓以河心平气和地说:“我不是这层意思,报酬多少我不在乎,无论公办民办只要能教书就行,教师虽然清贫,但精神却富有,我干教书这一行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姐姐只好摇头作罢。 邓以河老师由于长期劳累过度,腰脊劳损、风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