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雨霖铃教案21
《雨霖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雨霖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三册《词七首》中的一首教读词。词的上片实写离别时眼前所见,下片用想象虚写别后的孤寂,用融情入景、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渲染了词人仕途失意又将失去爱的慰藉的离别之痛。为宋词婉约派的代表作。
设计理念
语文是一种雅致的文化,特别是诗词 ,如一方滋养心灵的沃土,是一种洗尽铅华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尽管这有乌托邦之嫌,但新鲜的、丰富的、独特的美感熏陶会培养我们民族未来的浪漫情怀和无穷的创造力,因此,感受和领悟美就成了语文特别是诗词教学中独特的风景线。而词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因而借助音乐营造一个真实的立体的词的意境,帮助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置身其中,对理解词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
教学思路
以导语中的唱开始,以尾声中唱词结束,中间始终音乐相伴,在浓郁的古典文学氛围中,感受——领悟、鉴赏——应用、拓展。
学生分析
针对语文基础较好、感悟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课下安排其自己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教学目标:1、鉴赏词中融情入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2、比较婉约派与豪放派。
3、培育学生热爱中国古典诗词。
教学方式:范读、听音乐感悟、分析、讨论、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导入
同学们很喜欢听流行歌曲,那么大家觉得流行歌曲的歌词怎么样?
我觉得有些歌词还较有意境、有味道,但大多数流行歌曲的歌词有一个通病,比如爱上一个人会毫不掩饰地唱:“我的爱如潮水,爱如潮水将我向你推”,想念一个人也会直接表白(唱):“想念你的人,想念你的味道”,可当他受到伤害时,也会毫不客气地唱道:“你伤害了我,还一笑而过”。
这种表达感情的方式过于直白甚至露骨,象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是一杯茶,看上去温润如玉,品上去回味悠长,这一点就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含蓄蕴藉。在这方面登峰造极的当数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唐诗宋词,特别是宋词中的婉约派。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北宋词人柳永,并学习他的代表作《雨霖铃》。
感知
师:早自习我们检查了背诵,这节课我们的主要学习目标请看大屏幕:
(幻灯片一)
鉴赏融情入景、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比较婉约派与豪放派。
师:我安排大家查找有关资料,有无关于词牌的?
明确:《雨霖铃》又叫《雨淋铃》,相传,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往蜀地,一路上遇到霖雨(连阴雨),又听到远处传来铃声,勾起他对被赐死的杨玉环的思念,于是谱作此曲。。
师:可见这一词牌本身就具有哀伤意味。谁来介绍一下作者柳永以及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明确:柳永,北宋词人,原名柳三变,又称柳七,柳屯田,一生放荡不羁,潦倒悒郁。死时甚至家无余财,由歌伎出资将其埋葬。但他对宋词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他是第一个专力作词的文人,且使婉约派走向成熟并有创新。有词集《乐章集》。
当时,词人因仕途失意而离开汴京,这就意味着离开心爱的人,失去爱的慰藉。
【通过自己查找并筛选资料,培养学生自己积累和整合的能力。】
师:因而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格外低沉。同学们朗读时要特别注意。
下面老师范读。诵读,不仅读文,还要读情读韵,老师范读时请大家注意体会词中情感。
(音乐响起,教师范读)
(两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及教师点评。)
有感情地集体诵读。
【反复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读—感悟—再读,是理解词的重要环节。】
三、领悟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画面,同时思考三个问题,看屏幕:
1、(词境)写了什么?
2、(词情)抒发了什么情感?
3、(鉴赏)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音乐响起)师:和着美妙的古典音乐,请大家欣赏图片感受这首词的意境吧!
(展示一组意境与词一致并配有词的画面,学生欣赏)
(欣赏结束)师:不知道现在在同学们脑海中浮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大家用笔将它描绘出来。
师:哪位同学把写好的意境朗读一下?
明确:深秋时节,面对着离别的长亭,耳边是凄切的蝉鸣,一场急雨刚刚下过。都门外帐中毫无心情地喝酒,心中正难舍难分,远处的船又在不停地催促。那迢迢的路途中,江水茫茫,暮霭沉沉,楚地的天空如此辽阔。多情的人原本离别时就很伤感,又怎承受得了这凄冷的清秋。这一夜会在什么地方醒酒,一定是杨柳依依的江边,还有那一弯残月与凄冷的风。这一去的一年里,一定是良辰美景形同虚设,就算有无数的欢乐与忧伤,又能和谁去诉说?
(两位同学读后,其他同学补充,教师点评。)
师:这首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寒冷凄清的秋天日暮时分一对相爱的人难舍难分的情景,上下片意境简单说就是什么?
(学生概括。教师边总结边板书)
明确:上片:离别时。难舍难分
下片:想象别后。孤独寂寞
师:这首词通过这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生:离别时的痛苦
师:词中并无“痛苦”二字,你是如何感受到的?
生:景物描写。如:凄切的蝉鸣,离别的长亭,凄凉的雨,催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