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地质学分论--地震解读
第一章 地震 本章主要内容 地震灾害表现为西部强于东部,在东部地区北强南弱 地震灾情总体特点:东重西轻 4、中国地震灾害 我国地震灾害的周期性 * * LOGO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tudies - CUG 环境地质学 主讲教师:曾斌 zengbin_19@126.com 分论——若干地质环境问题的论述 Environmental Geology 据联合国统计资料,20世纪全世界因地震死亡人数达260万,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的58%,地震每年造成的灾害达几十亿美元,为防震抗震投入的消耗也达几十亿美元,足见这种地质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巨大威胁。 遭受地震破坏的北川县城 被地震摧毁的居民楼 遭地震摧毁的汶川县映秀镇 地震触发的大型滑坡摧毁了北川中学 滑坡堰塞湖淹没了1座小学和几个自然村 “5.12”汶川特大地震,震级为8.0级,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已确认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地震诱发大量的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据评估,汶川地震共造成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史培军,2008年9月)。 对地震及其诱发次生灾害的研究 将是未来环境地质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地震相关的基本概念 二、世界及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三、地震效应 四、地震的形成机理及发生原因 五、地震的活动特点及地震防范 地震 是什么? 怎么样? 为什么? 怎么办? 一、地震相关的基本概念 地震(earthquake)是指地壳某个部位的岩层应力突然释放而引起的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 地震波(Seismic wave )地震时震源释放的应变能以弹性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这种弹性波就是地震波。 地震波是使建筑物在地震中破坏的原动力、也是研究地震的最主要的信息和研究地球深部构造的有力工具。 体 波 面 波 勒夫波(L) 纵波(P) 横波(S) 瑞利波(R) 地震波 通过地球本体传播的波 沿地表传播的波 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压缩波 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 P波和S波到达地表的时间、两种波速度比率、振幅等可以用地震记录仪测定记录,从而提供地震的严重程度、震中及震源深度等信息。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时震动的发源地 震源深度:震源点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实际上是一区域 ) 震中距:某点至震中的地面距离 地震震级: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的。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释放能量大小可根据地震波记录图的最高振幅来确定,按李希特一古登堡的最初定义,震级(M)是按标准地震仪(伍德-安德森式标准扭力地震仪)在距震中100km的地面所记录到的最大振幅A(微米)计算的: M=lg A 目前世界上最大地震震级为8.9级。 弱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震(4.5~6级);强震≥6级;巨大地震≥8级。 地震烈度:地震在地面产生的实际影响,即地震活动造成的地面和建筑物的破坏程度。 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 震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震烈度越大。 在震源深度和震中距相同的条件下,坚硬基岩场地较松软土场地烈度小。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划分出若干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等烈度线图:在同一次地震下,破坏程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 (1)等烈度线的几何特征: 等震线图上最内一根等震线长轴方向就是断层面的走向。 当极震区两侧的等震线基本对称时,断层面近乎直立,当等震线不对称时,断层面向波及得宽的那个方向倾斜,不对称性愈显著,说明断层面愈缓。 (2)地表断层和裂缝 一般认为:大地震时在地面产生的地震断层和变形带的走向代表了震源断层面的走向。 烈度表:地震破坏程度大小的分级标准(中国:十二度表) 二、世界及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世界范围内的主要地震带 (1)环太平洋地震带 (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或欧亚地震带 (3)大洋海岭地震带 我国强震空间分布及地震区带划分 板块边缘地震带:① 台湾地震带;② 西藏-滇西地震带 板块内部地震带:③ 郯城-庐江地震带;④ 华北地震带;⑤ 南北地震带; ⑥ 天山地震带 本世纪以来发生的9次大于8级的大地震,除2次发生于台湾临近海域,其余7次均发生于新疆、西藏、宁夏、甘肃、等西部省份。 本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发生的300多次6级以上的地震,西部地区为250多次,占83%。 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建筑物以及城市等密集,经济发达,西部人烟稀少,这就决定了我国地震灾情必然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新最完整的的厂房设施确认实施方案.pdf
- 工程造价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docx VIP
- 档案管理10号令解读(网).ppt
- 重庆《轻质隔墙条板应用技术标准》DBJ50T 338-2019.pdf
- (冀人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docx
- 电子工业版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3-1 “互联网+”在学习中的应用 教案.pdf VIP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4节 群落的演替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 10 数学史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含答案析) -七年级数学之专攻一元一次方程各种类型题的解法(人教版).docx
- 锅炉本体焊接作业指导书.pdf
- 钣金加工:折弯工艺手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