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水文地质学Ch1概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下水溶质运移理论及模型 Outline Ch 1. 水动力弥散的基本概念 2h Ch 2. 水动力弥散方程 2h Ch 3. 水动力弥散系数 2h Recommended text book 中文书籍(参见课本)。 English books: J. Bear, Dynamics of fluids in porous media. D. K. Todd,Groundwater Hydrology. C. W. Fetter, Applied Hydrogeology. de Marsily, Quantitative Hydrogeology, 1986 R. Bird, W.E. Stewart E.N. Lightfoot, Transport Phenomena Ch1. 水动力弥散的基本概念 不混溶流体、可混溶流体 示踪剂 (Tracer) 水动力弥散现象 水动力弥散机理 研究水动力弥散的意义 1. 不混溶流体、可混溶流体 不混溶流体、突变界面、毛细压力、多相流 可混溶流体(溶液)、无突变界面 驱替 (驱赶并代替,displacement) 水动力弥散:可混溶流体的驱替 本课程与水文水环境前沿学科的关系 多组分、多相流 (两组分,单相流) 非等温流,如地热 (等温流) 指状分支流 非均值、各向异性多孔介质 裂隙流,紊流 (多孔介质层流) 包气带 (饱和带) 地球化学,环保 2. 示踪剂(Tracer) 示踪剂:溶解在地下水中的标志性物质(颜色、电导率、离子浓度、放射性衰变等) 惰性示踪剂:理想示踪剂 天然示踪剂:环境同位素,如 D (氘, deuterium),T (氚, tritium), 18O,13C,34S,226Ra,污染物等 人工示踪剂:针对性强,易检测,应用广泛。离子化合物 (氯化物、溴化物);放射性同位素131I、82Br、60Co;有机染料(dye)等 3. 水动力弥散现象(Hydrodynamic dispersion) 感知弥散和扩散现象: 花香,香水味,糖加水,盐加水,泡茶 水动力弥散: 地下水溶质成分蔓延到单独按照平均流速所预计的范围之外的现象 简单实验: 1. 沙柱示踪剂实验 2. 一维均匀流中的示踪剂实验 3. 渗流槽中连续投入示踪剂 4. 雷诺 (Reynolds) 试验(层流和紊流) 一维均匀流中的示踪剂实验:(晕,Plume)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4. 水动力弥散现象的机理(Mechanism) Causes of mechanic dispersion 典型单元体 与多孔介质空隙有关的物理量如 空隙度、渗透系数、渗流速度、渗流的密度等 都是在合适的典型单元体上的平均值。以速度为例: 横向弥散 和 纵向弥散 横向弥散: 垂直于流体的平均运动方向的弥散 纵向弥散: 平行于流体的平均运动方向的弥散 动态示例 介质非均质性、各向异性对弥散的影响 非均质 宏观均质微观非均质: 指状分支流(Fingered flow, fingers, fingering flow, preferential flow) 各向异性: 地下水在各个方向上的流动阻力不一样 (如 垂向阻力水平方向阻力) 5.研究水动力弥散的意义 地下水污染模拟和预测 地下水污染治理方案设计 海水入侵,海底地下水排泄估计 地下卤水对淡水的影响 地球化学找矿 石油的二次开采 核废料处置 ……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1)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2) 思考题: Reynolds 实验中,在层流条件下,若水平管道足够长,绿色细线是否会一直保持其直而细的形状? 为什么? THE END THANK YOU! Recommended text book 沈照理主编,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孙纳正,地下水污染---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 薛禹群、谢春红、吴吉春等,海水入侵、咸淡水界面运移规律研究。 朱学愚、谢春红,地下水运移模型。 J. Bear, Dynamics of fluids in porous media D. K. Todd Groundwater Hydrology. C. W. Fette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