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思路锦集概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之归纳: 1) 原因(自然、人为)2) 条件(有利、不利) 3) 影响(正面、负面)4)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5)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6)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7) 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8) 要素(总量、结构)9) 评价( 积极、消积)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气环流、地形(迎背风坡)、洋流、距海陆远近、下垫面) 11)气温高低成因(纬度位置、冷气流影响、洋流、地形-海拔高低与阳坡阴坡、下垫面) 12)大渔场成因(有无较宽阔大陆架,是否为实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 近几年考题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之归纳: 1)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矿产或其它资源) 2) 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 3) 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4) 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 5)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6) 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7)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地势起伏、主要地形区、海拔状况) 8)农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农业地域类型、农作物种类、种植历史经验和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专门化水平等方面概括) 9)工业生产特征(主要从工业的发达程度、工业部门结构、工业技术水平、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原料能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等方面概括) 10)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主要从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规律)和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两方面概括)分布规律问题: 从总体上看是把握点线面是哪种分布趋势 1) 点状分布一般有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 2) 线状分布应说明其沿哪个方向的走势及其稀密特点。 3) 面状分布应说明该地理事物的分布范围,即东南西北的界限;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及大致的面积。 4) 点、线、面综合考虑解答。 知识结构要点概括一、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 1、昼长;2、地势(地势高,日出早,日落晚,日照时间长);3、天气状况(晴天日照时间较长)。 二、影响太阳辐射高度的因素:(即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因素) l、太阳高度(即纬度);2、天气状况;3、地势;4、空气密度。 三、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1、纬度;2、下垫面性质(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植被状况);3、天气状况。 (1)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2)大气自身条件(天气、大气物质多少、大气透明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大小和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强弱)、大气环流 (3)地面状况——物质组成(对太阳辐射反射率不同)、海陆差异、地形、洋流、水域、森林、冰雪等。(4)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如CO2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排放消耗臭氧层物质,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烟尘则削弱太阳辐射; 改变下垫面,植树降低气温,提高湿度,与建造大型水库起到的作用相似。 释放人为废热,如城市热岛的形成。 四、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l、纬度:低纬小,高纬大; 2、下垫面性质:海洋小于陆地,沿海小于内陆,有植被的小于裸地; 3、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五、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 {自然条件} 1.地形:平坦,流经平原,水流平缓 2.气候:降水丰富均匀 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防洪和发电、航运、提供水源、灌溉、养殖、旅游和建立自然保护区、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建大坝等) ,河流流量大,季节变化小,冰期短 3.河道:宽阔平直,水深 {社会经济条件}流域内人口多,经济发达,联系密集,运输量大 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防洪和发电、航运、提供水源、灌溉、养殖、旅游和建立自然保护区、水利工程——跨流域调水、建大坝等) 河流问题(洪涝、断流、凌汛、水土流失、水污染、咸潮等)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 人为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植被破坏,围湖造田)。 (一)自然原因: l、水系特征: 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二)人为原

文档评论(0)

挑战不可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