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世响系列论文参照.doc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世响系列论文参照

PAGE PAGE 57 《教育文化论坛》2011年第1期 道德教育的形而上 ——道统、道德、教育之精神哲学? ? 2010年5月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铭传大学和新竹教育大学两岸三校学术研讨会论文(福州) 毕世响 教授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摘 要] 道统是中国教育的根本道德精神,也是教育的形而上,它支撑着中国社会的精神世界。传统道统在于“一贯思想”和“道之传承”,近代以来的道统则在于社会演义。道统从过去“人适应社会”、“人则天”的典范演义为近代以来“社会改造人”、“人改造社会”、“天则人”的典范。古代传统的仁义道德精神和西方的民主观念成为道统的内涵,也是教育的规定性,“人民”是近代以来积淀出来的道统,教育在根本上是人民教育,这也是教育的根本道德。近代以来,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改造的关系,这个改造是教育实践,本质是启蒙与救亡运动,知识分子的民众情怀则是其根本道德精神。 [关键词] 道统;道德;道德精神;教育精神;道德教育;人民 道统:从君与师到人与民 中国社会过去已经充分地享受了教育精神,那是以社会道统为根本的精神,教育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尚书?泰誓》所谓“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中国人最崇尚道统,离经叛道被目为异类,教育在于守成精神——守住道统。中国的教育精神一直就是社会精神,历史精神,文化精神,道德精神,绝不是当下学校教育所玩弄的考试升学的意思。中国教育的原型是道德教育,并不在教育以外再租赁一个道德或者道德教育。当特别说道德教育的时候,大概有两个意思,一是强调教育的道德精神,另外,要么是教育自身把它的道德精神搁置了起来,要么是道德精神被人为地搁置起来了,教育的道德精神并没有丢失,只相当于教育的道德精神违和,不便出来议事。君王临朝不临朝,臣民都要过日子,人们忽然发现,没有君王的聒噪,耳根子也清净。只是时间长了,倒有些六神无主的烦躁,渐次像白天没有太阳、夜晚没有月亮星星一样的末日惶恐①德国哲学家康德说: ①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过去所理解的道统意识,大体有三个方面的涵义:1,上承夏商周三代圣人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中启孔子、孟子、子思,下达宋明道学家(即理学家)朱熹、张载、二程、陆九渊、周敦颐、邵雍、王阳明的儒家“圣学”思想;2,儒家自孔子以来的一贯思想。3,概指道之传承的泛称。每个学派皆有其道统思想,演义成全社会共同的道德精神以后,成为社会道统,所以,道统不必拘泥于一家一派。如后来演义的儒家思想,既杂糅了先秦诸子,又杂糅了外来的佛家,宋明理学家就是以佛家为心法的;民国形成的新儒家,汲取了西方的某些社会概念,先秦儒家思想以人为核心,没有多少社会结构的思想。被称为“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先生,终身致力于社会改造,以社会结构为建设,隆起了以教育精神为贯穿的“乡村建设运动”。把乡村建设为学校的意思——村校和乡校,学者容易联想到《左传》“子产不毁乡校”——学校精神在于教化社会和议政,地方长老为道德领袖,乡人聚会议事于学校。可以把梁先生的“乡村建设运动”理解为新儒家“社会改造人”的思想,那是对传统儒家“人适应社会”思想的现代演义。新儒家和民国其他知识分子,在时代精神上完成了道统的历史转型——从传统形而上的“道”,流转为世间的“人”。民国的教育运动以社会改造人与人改造社会,新中国的教育以运动强化着这个精神。 由一家之学,演义为全社会之共同道德精神,使道统周流宇宙,包荒八极,大化流通,贯通历史,支撑着民族的精神世界。如果说,过去的道统着重于“一贯思想”和“道之传承”,庄子所谓“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1]以后和当下的道统,是随着社会变迁而演义的精神体系,既在于社会演义,又在于吸纳异文化,进行自身化和本土化的改造。近代道统的演义,是围绕着“人”进行的各种运动,人,既有中国传统的涵义,又有西方涵义,形成了以“民主”为核心的“人民”观念。中国的“人”与“民”是复合概念,杨伯峻先生结合《论语》对“人”与“民”有精当的辩证: 孔子说仁就是“爱人”。后代,尤其现代,有些人说“人”不包括“民”。“民”是奴隶,“人”是士以上的人物。“人”和“民”二字,有时有区别,有时没有区别。以《论语》而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人”和“民”对言,就有区别。“逸民”的“民”,便不是奴隶,因为孔子所举的伯夷、叔齐、柳下惠等都是上层人物,甚至是大奴隶主,“人”和“民”便没有区别。纵然在孔子心目中,“士”以下的庶民是不足道的,“民斯为下矣”,但他对于“修己以安百姓”、“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人,简直捧得比尧和舜还高。从这里又可以看到,孔子的重视人的性命,也包括一切阶级、阶层的人在内。[2] 杨先生对孔子“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译文与注释: 【译文】孔子说:“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