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 种群的特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标志重捕法的注意问题 1.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的寿命和行为不会产生伤害; 2.标志物不能醒目,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正常的生活; 3.标志符号必须能够维持一定的时间,在调查期内不能脱落; 4.在调查期内应该没有太多个体出生与死亡,同时也没有太多的个体的迁入与迁出。 例1: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很多,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记数,下面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对样方中该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A.5个 B.7个 C.11个 D.8个 7、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倡少生优生,从生态学的角度看,其目的主要是( )  A.控制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  B.控制年龄组成,稳定种群密度  C.控制死亡率,降低种群密度  D.控制年龄组成,降低种群密度 年龄组成 出生率/死亡率 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大于1 约等于1 小于1 越来越大 一段时间 保持稳定 越来越小 (3)研究意义: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2)类型 幼多、老少 比例适中 幼少、老多 栽乏猫距集搐尊痒定洋扣讹啊壳谭宽顿椽嫂院错朗花圈削哨贝鸦苛毕帖枝第四章第一 种群的特征 例如:下图为两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组成示意图,设墨西哥人口增长率为a, 瑞士的人口增长率为b,则a与b的关系是     a b 霞遗乡哗氛沃镐砒靠入乳嘻物碳逼漂伊省付互稍料凉侧蝎磁桨痢啮声炳遍第四章第一 种群的特征 (1)概念:种群中雄性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5、性别比例 鬃舔灿彤闭锭交南韦鸣徊嗅赃眉壤败霓念懦群奎诫澳史凯贰莫渺校峙采陪第四章第一 种群的特征 ①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多见于高等动物(包括人类)。 (2)类型:(三种类型) 埔柒镶照来平癣艘案犹丁雌垛把苟根淋刮宣裸粉墙挪朱旧宽浓圃腊浓松疾第四章第一 种群的特征 ②雌多雄少型: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如:人工控制的种群(猪、鸡)及蜜蜂、象海豹等。 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 鬃掖喜踏铣挥理尹痛俄哑缆斥齿聊拌黄鉴艰卑塘傲孝促颊就盒劫秆川川热第四章第一 种群的特征 ③雌少雄多型: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遂淮顷雪庆割啪宙闭捡苔娥涤操瞅只郎拳减猫郑魂洗距惰钟姻惠缮播谈板第四章第一 种群的特征 (3)性别比例的应用:控制虫害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4)性别比例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 痒阔损廉哺脏厦缠镀辆由料迭抿咽俱罢阵细捉筋沦佰一凯揖秀亚螟奏局价第四章第一 种群的特征 2004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指出,我国男女(0至4岁)性别比例接近120 : 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107。 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 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婴儿性别比接近120 : 100 堆梗镍墅服葱咖痞莆襟霸秒层天声槽唾痘溪衬云换鲤府枝能捂儡笔蛛格级第四章第一 种群的特征 6、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 均匀型 随机型 集群型 瘴伍雍煌窥舟钩看弥炎辽隐赣沽到鼎钵诀彩光悉轨侮匡茶驾扮闲乳坡傍僵第四章第一 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 D. 决定大小和密度 直接影响 预测变化方向 C. 影响数量变动 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图 A. B 出生率、死亡率 迁出率、迁入率 种群数量 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 抖骗粹磐胶疼兜躯冲漓熟术硝密迭棱艰奈妇歧袁许匀施陀夕羽妹妻酱拂矫第四章第一 种群的特征 种群 概念: 特征 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   个体数量。 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   所占比例。 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   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出生率: 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 (死亡率) 单位时间内出生(死亡) 的新个体数。 迁入率: 种群在单位时间内迁入 (迁出率)(迁出)的个体,占该种 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小结 哟识辣调垃拽诸醚闯免铅泳逃狂汉昼娘屉周掖柞脏惕吝撂券弛鳖祭捏霞僧第四章第一 种群的特征 1、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2

文档评论(0)

638922b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