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诗风的衍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曹植诗风的衍变

曹植诗风的衍变 内容摘要:特殊的年代、特殊的环境、特殊的经历造就了曹植。纵观曹植的一生,前期的奋发进取昂扬向上,后期的壮志难酬情感郁愤,都缘于其权利地位的变化。“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幽怨,体被文质”的称誉,华丽绮焕又浑厚雄健的艺术风格,造就了他“建安之杰” 的地位。曹植,后人乐道的话题;曹植,后人景仰的名字;曹植,后人扼腕的旷世奇才、悲剧人物。 关键词:曹植;坎坷一生;昂扬向上;壮志未酬;艺术风格 汉末黄巾起义和三国混战,全国人口损失了98.3%,出现了“马前悬人头,车后载妇女”①、“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②的悲惨景象。“国家不幸诗家幸”,烽火连天,赤地千里,百业凋敝,哀鸿遍野,残酷的现实生活,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文人,他们团结在魏武帝曹操的周围,形成了著名的邺下文人集团。他们大都亲历了长期战乱,饱经忧患,深感世道的沧桑。他们对人民的灾难有着深切的同情和不尽的感慨,有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拯世济物”的雄心,他们希望施展才华,为祖国统一和人民安定做出贡献。他们的创作,苍凉慷慨,悲伤离乱,志深笔长,梗概多气,形成了悲凉慷慨清新刚健的风格,后人称为“建安风骨”。 邺下文人集团以“三曹、七子”为代表,他们或凄怆悲愤,或委婉缠绵,或慷慨劲挺,风格不一,各有千秋。一时间,群星璀璨,熠熠生辉。二十八宿环北斗,那颗最明最亮的北斗星就是曹植——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言出为论,下笔成章”,“太祖甚异之”,“特见宠爱”③。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为太子者数矣”④。然而曹植 “任性而行,饮酒不节”⑤,引起曹操的震怒,终于失宠。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公元219年)年,曹操病逝,曹丕继位丞相、魏王,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公元232年12月27日曹植英年早逝,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谥法:“追悔前过曰思”,可见,曹植即使死了,历史包袱也还是未能彻底放下来。 曹植生前享有很高的文名,死后更为人所钦佩、折服,《文心雕龙》和《诗品》这两部经典理论著作,对曹植的评价都很高。刘宋最有影响的文人谢灵运曾经说过:“天下文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南史·谢灵运传》)。“晚唐诗人李商隐《可叹》诗云:“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全唐诗》)。 坎坷的身世,注定了曹植是一个被后人乐道的话题;绝世的才华,注定了曹植是一个为后人景仰的名字。那么,这个令后人扼腕的旷世奇才、悲剧人物,又有怎样曲折的一生,又有怎样惊世的才情呢? 一 奋发进取 昂扬向上 曹植一生热烈追求“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他生在战乱时代,深受家庭影响,少时即有建功立业之志。曹操奠定天下三分的局面时,曹植立志要西灭“违命之蜀”,东平“不臣之吴”,求得“混同宇内,以致太和”(《求自试表》)。同时,他深受时代风气的影响,性格旷达放纵不羁,鄙视世俗礼教。安邦定国的志向和恃才傲物的性格,支配了他的一生,也成为他诗歌的基本精神。 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作为众文士的典范与旗帜,曹植无论为诗为赋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诗歌更是其文学创作活动的主要领域。如果说建安文学的诗赋骈文都达到了时代的最高峰,那么曹植的五言诗则达到了最高峰的绝顶。曹植的创作以曹丕称帝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政治地位的沉浮,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前后期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的明显差异。前期诗歌多数写的是邺城的安逸生活和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充满奋发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按照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其中,《白马篇》、《名都篇》等可以作为前期作品的代表。 《白马篇》中写道: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⑥ 本乐府诗中,作者采用铺叙的手法,塑造了一

文档评论(0)

xedake8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