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泥鳅买卖有玄机2005
泥鳅买卖有玄机(2005.11.2)
央视国际 (2005年11月03日 16:00)
2005年10月,一场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出现在江苏省赣榆县银河村的泥鳅养殖户面前:韩国的泥鳅经销商只愿意以每公斤16元价格收购泥鳅;而如果要保证养殖户的利润,泥鳅的价格必须达到每公斤17元。
泥鳅养殖户:“今年的苗子贵,饲料贵,药也贵,什么都涨价,(泥鳅)卖的价格又低。”
村民们都因为泥鳅的单价低于17元而心急如焚,惟独村里村支书张家敏与村民们的看法截然相反。
张家敏:“我不担心,因为我有把握把今年所有养殖的货能卖个好价钱,能卖到韩国去。”
张家敏不仅自己把握十足,而且他还安慰村民们说泥鳅的价格一定会从每公斤16元上涨到17元,希望大家耐心等待。
张家敏:“我们这边的货急什么呢,价格合算以后再走,不合算就暂时稳一稳,所以这个心理一定要掌握。”
可是村民们并不这么认为。
泥鳅养殖户:“他张家敏现在光吹牛,一下吹完了,四面全部都养了,如果不吹牛,没有这个事。”
2005年10月11日,一个叫金正洙的韩国老板前来买泥鳅,张家敏坚持认为泥鳅价格应该上涨,可是这个韩国老板坚决不同意。
韩国经销商 金正洙:“现在你们价格不合适嘛?”
张家敏:“价格不合适。
韩国经销商 金正洙:“不合适你们在外面不也是在买嘛?”
张家敏:“继续在买嘛,别人家的价格,为什么能出这个价,你为什么不出这个价呢。”
韩国经销商 金正洙:“我的意思是,价格合适的时候,什么时候想买,我们就什么时
候接收,收起来。”
银河村今年养殖泥鳅4000亩,常来银河村买泥鳅的韩国经销商有六家,张家敏故意说别的经销商的价格已经涨到每公斤17元,借此试探一下金正洙的反应。
张家敏:人家都8.5元买了,你看你怎么办,对不对,你说那我也8.5元开始收,那有的
户愿意卖,就开始卖,对不对,这样以后呢,人家心里才好受一点。”
韩国经销商 金正洙:“真的价格不合适。”
张家敏:“价格不合适 他们的为什么合适呢?”
韩国经销商 金正洙:“我也搞不懂 。”
记者:“他现在出什么价?
张家敏:“他现在出8.1元,8.3元。”
记者:“这比较低?
张家敏:“对,比较低,不够本,他能出高价。”
记者:“什么原因呢?”
张家敏:“就是养的太多了。”
泥鳅养殖户:“你越着急,你越想卖,你越着急,他越落你价,他现在给你7元,8元,
最后说,给你7元,6元你也得卖呀。”
张家敏前年养了6亩泥鳅赚了10万元,去年她养了40亩泥鳅赚了160多万元。村民们看他养泥鳅效益好,也纷纷跟着养泥鳅。今年全村的养殖面积一下从去年的400亩增加到了4000亩。村民们眼睁睁看着韩国老板离开,心里更加担心了。
泥鳅养殖户:“现在农村信用社贷款到期,马上要催贷款了,我们现在实在没办法。”
张家敏坚持认为价格会上涨,他再一次劝说村民不要急于卖泥鳅.
张家敏:“不要急,希望大家,出不到我们的价,我们就不卖。”
可是村民们依然忧心忡忡.
泥鳅养殖户:“怎么不着急啊,现在眼瞅着要还贷款,还得还人家钱,都是借来的这钱,
也不是你自己有的钱。”
张家敏: “谁都想赚钱,但是我们得把他(韩国老板)心理摸透,你不能蛮干呀。”
经过张家敏的极力劝说,大部分养殖户坚守每公斤泥鳅17元的价格底线按兵不动。时间过了两天,也就是10月13日,韩国经销商金秋中终于沉不住气了,同意每公斤17元的价格收购。两天之后,村里的泥鳅以每公斤17元的价格源源不断的卖往韩国。
张家敏:“泥鳅都能卖出去,都能赚到钱,这样我们就最高兴了。”
记者:“一天能走多少货?”
张家敏:“现在刚开始,今天走了5000万多公斤吧,1万公斤不到。”
记者:“现在是8.5元?”
张家敏:“对”
记者:“到年底最高的时候,你估计能到什么价格?”
张家敏:“年底估计在10元-10.5元吧,还要往上涨。”
令村里的养殖户疑惑不解的是,为什么张家敏能让韩国老板乖乖地妥协呢?通过几天的采访我们的记者发现,张家敏接听电话的次数特别多。
张家敏:“韩国这两天情况怎么样,现在港口的批发价怎么样,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