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两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两首

唐诗两首 三维航标 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诗句,理解诗歌主旨。 过程与方法朗读整体感知,精读研讨赏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作者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课堂追踪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刈麦(yì) 荷箪(hè dān) 童稚(zhì) 饷田(xiǎng) B灼(zhuó) 秉(bǐng) 遗穗(suì) 吏禄(lì lù) C三百石(shí) 岁晏(yàn) 布衾 qin 塘坳ao D突兀 wu 挂罥 juan 隐曜 yao 谪守zhe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忍能对面为盗贼 娇儿恶卧踏里裂 长夜沾湿何由彻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3.指出下列诗句运用的表达方式。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4. 按要求默写。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来论证“死于安乐”的句子是:                                       (2)《观刈麦》中写农民劳动艰辛的对偶句:                   (3)《山坡羊 ? 潼关怀古》中以警句形式道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本质的句子是:                                    (4)《赤壁》中运用议论曲折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的句子是: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诗句是 , 。 5.、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战国时思想家孟子的一篇文章。文章共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等六人的例子。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李白的《李太白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C.《岳阳楼记》选自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文章将叙事写景议论有机结合表达了作者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D.《观刈麦》是一首叙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中表现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 阅读下面诗文,回答下列问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人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前五句句句押韵,韵脚是 7.诗中表达诗人无可奈何的一句是 8. 两句,没有穷困生活的体验是写不出的。现在40岁以上的人大都有此经历。 9.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舍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所以见公画,再拜涕泗流。”本文哪些诗句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 10下面诗文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意思是忍心能够当面做贼,公开抢抱着自己的屋上茅草钻入竹林。 B “至径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自从丧乱以来已不知有过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洒泪沾襟又有什么用呢? C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诗人的理想,这是一种饱览民生饥苦,本察人间冷暖的情怀,就像他在兵荒马乱中写“三吏”、“三别”一样。 D本文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频繁的韵角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了“行”的动感。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阅读下面诗文,回答下列问题,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1填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早

文档评论(0)

lisuf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