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最新专项复习综合演练:文言文阅读3)讲述.doc

2013届高三语文最新专项复习综合演练:文言文阅读3)讲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届高三语文最新专项复习综合演练: 文言文阅读3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顾)恺之博学有才气,尝为《筝赋》,成,谓人曰:“吾赋之比嵇康琴①,不赏者必以后出相遗,深识者亦当以高奇见贵。”为殷仲堪参军,深被眷接。仲堪在荆州,恺之尝因假还。还至荆州,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恺之每画人成,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答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于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恺之因致其情,女从之,遂密去针而愈。每写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又为谢鲲象,在石岩里,云:“此子宜置丘壑中。”欲图殷仲堪,仲堪有目病,固辞。恺之曰:“明府正为眼耳,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使如轻云之蔽月,岂不美乎!”仲堪乃从之。尝以一厨画糊题其前寄桓玄皆其深所珍惜者玄乃发其厨后窃取画缄闭如旧以还之绐云未开。恺之见封题如初,但失其画,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亦犹人之登仙,了无怪色。 恺之矜伐过实,少年因相称誉以为戏弄。又为吟咏,自谓得先贤风制。义熙初,为散骑常侍,与谢瞻连省,夜于月下长咏,瞻每遥赞之,恺之弥自力忘倦。瞻将眠,令人代己,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而止。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桓玄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玄就溺焉,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选自《晋书·文苑》,有删改) 【注】  ①琴:指嵇康的《琴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恺之尝因假还 ②少年因相称誉以为戏弄 B.①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 ②若明点瞳子,飞白拂上 C.①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②使如轻云之蔽月,岂不美乎 D.①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 ②桓玄尝以一柳叶绐之曰 【解析】 介词,拿,用。A项,①介词,趁着;②副词,于是。B项,①动词,好像;②连词,如果。C项,①代词,他;②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答案】 D 2.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表现顾恺之“画绝”和“痴绝”的一组是 ( ) A.①每写起人形,妙绝于时 ②恺之因致其情,女从之 B.①直云妙画通灵,变化而去 ②恺之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 C.①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 ②恺之不觉有异,遂申旦而止 D.①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②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 【解析】 ①在脸颊上加上三根毛,观看的人觉得神情特别美,善点染;②被人捉弄而不知,呆傻。A项,①能表现其“画绝”;②表现其狡黠的一面。B项,两句均表现其“痴绝”。D项,①表现其“才绝”。 【答案】 C 3.下列对原文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顾恺之博学而有才气。他绘声绘色地向人描述会稽山水的状貌,以“渐入佳境”妙释自己总是从根部开始吃甘蔗的原因。 B.顾恺之特别擅长人物画,谢安认为顾恺之的人物画前无古人。恺之画人物最重视点睛,认为眼睛最能生动逼真地表现人物。 C.顾恺之画像善于点染衬托。他画邻女像,“图其形于壁”;画谢鲲像,“在石岩里”;画有目病的殷仲堪,“明点瞳子,飞白拂上”。 D.顾恺之吟咏具有先贤的风致。他曾在月色下长声吟咏,受到邻居谢瞻的赞赏,恺之自力忘倦,一直吟咏到天亮才停下。 【解析】 A项,“总是从根部开始吃甘蔗”有误,顾恺之每次吃甘蔗,总是从末端吃到根部;C项,“图其形于壁”是顾恺之用道术整邻家女,不属点染;D项,顾恺之自认为其吟咏具有先贤的风致,谢瞻对他的赞赏只为捉弄他。 【答案】 B 4.断句和翻译。 (1)用“/”给文言文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尝以一厨画糊题其前寄桓玄皆其深所珍惜者玄乃发其厨后窃取画缄闭如旧以还之绐云未开。 【答案】 尝以一厨画糊题其前/寄桓玄/皆其深所珍惜者/玄乃发其厨后/窃取画/缄闭如旧以还之/绐云未开。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中,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荔生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吾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入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