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一章 镧系及锕系元素 § 21- 1 镧系元素 1- 1 镧系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和通性 1- 2 镧系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电子层结构 镧系元素的电子层结构除了La为5d16s2、Ce为4f15d16s2、Gd为4f75d16s2、Lu为4f145d16s2外,其余均为4fx6s2(x=3~7、9~14)构型 镧系元素的电子层结构最外层和次外层基本相同,只是4f轨道上的电子数不同,但能级相近,因而它们的性质非常相似。 镧系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最外层的f电子、次外层的d电子均可参与成键。另外,外数第三层中部分4f电子也可参与成键。 La、Gd、Lu具有5d16s2电子层结构,失去三个电子后,各电子层都成为稳定结构(4f 全空或半充满或全充满),所以它们只能生成氧化数为+3的稳定化合物。在化学变化中,镧系元素的原子都有达到La3+,Gd3+和Lu3+稳定结构的趋向,也就是说,比这些稳定结构的电子数稍多的电子容易失去。总之,从La到Gd,从Gd到Lu,氧化 的变化是先升向+4,然后降到+2,再回到+3,这样镧系元素氧化数的变化形成了两个周期。 镧系收缩 1- 3 镧系元素离子和化合物 表14-3 Ln3+在晶体或水溶液的颜色 二﹑ 镧系元素离子和化合物的磁性 三﹑ 镧系元素的发光材料 四﹑镧系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和镧系金属 2. 氧化数为+4和+2的化合物 3. 配位化合物 锕系元素的电子层结构和通性(续) 2. 锕系元素的氧化态 * 左图显示出镧系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随原 子序数的增加而出现奇偶变化的规律:原子序数为偶数的元素,其丰度总是比紧靠它的原子序数为奇数的大。 除丰度之外, 镧系元素的热中子吸收截面也呈现类似的奇偶变化规律性。 奇偶变化 下表列出镧系元素在气态时和在固态时原子的电子层结构。 镧系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 左表示出镧系元素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依次增加,15个镧系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总趋势是减小的,这叫“镧系收缩”。 研究表明:镧系收缩90%归因于依次填充的(n-2)f电子其屏蔽常数?可能略小于1.00(有文献报告为0.98),对核电荷的屏蔽不够完全,使有效核电荷Z*递增,核对电子的引力增大使其更靠近核;而10%来源于相对论性效应,重元素的相对论性收缩较为显著。 由于镧系收缩的影响,使第二、三过渡系的Zr和Hf、Nb与Ta、Mo与W三对元素的半径相近,化学性质相似,分离困难。 57 La 187.7 106.1 58 Ce 182.4 103.4 92 59 Pr 182.8 101.3 90 60 Nd 182.1 99.5 61 Pm 181.0 97.9 62 Sm 180.2 111 96.4 63 Eu 204.2 109 95.0 64 Gd 180.2 93.8 65 Tb 178.2 92.3 84 66 Dy 177.3 90.8 67 Ho 176.6 89.4 68 Er 175.7 88.1 69 Tm 174.6 94 86.9 70 Yb 194.0 93 85.8 71 Lu 173.4 84.8 原子 元素 序数 符号 金属原子 离子半径/ pm 半径/pm RE2+ RE3+ RE4+ 镧系元素的原子半径、离子半径 将镧系元素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变化作图,如左图所示。 一方面, 镧系元素原子半径从La的187.7 pm到Lu的173.4 pm,共缩小了14.3 pm,平均每两个相邻元素之间缩小14.3/14≈1 pm。尽管平均相差只有1个pm,但其累积效应(共14 pm)是很显著的。另一方面,原子半径不是单调地减小,而是在Eu和Yb处出现峰和在Ce处出现谷的现象。这被称为“峰谷效应”或“双峰效应”。 原子半径 除原子半径外,原子体积、密度、原子的热膨胀系数、第三电离子能、前三个电离能的总和、原子的电负性、一些化合物的熔点、沸点等也出现这种峰谷效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6章 无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09-10-1幻灯片.ppt
- 第1章 数控机床的加工程序编制幻灯片.ppt
- 第6章 无限脉冲响应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幻灯片.ppt
- 第1章 数控加工实用基础 - 苏州上教师学校幻灯片.ppt
- 第二篇 铸造幻灯片.ppt
- 第6章 显示器幻灯片.ppt
- 第1章 数字交换技术幻灯片.ppt
- 第二篇 揭秘阅卷规则 教你满分答卷 三 明确规范答题的10种要求幻灯片.ppt
- 第1章 图形系统幻灯片.ppt
- 第6章 血液流变性检测幻灯片.ppt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