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课件大学语文---第六讲《灯下漫笔》.ppt

精选课件大学语文---第六讲《灯下漫笔》.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课件大学语文---第六讲《灯下漫笔》

一、作者生平及创作情况 (一)生平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翻译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从小康之家坠入困顿。 1898年往南京求学——逃异地寻求别样的人们。 1902年赴日本留学。 1906年弃医从文。 1909年回国。 1918年,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被称为“民族魂”。 (二)主要作品 小说集: 《呐喊》(1922)、《彷徨》(1926)、《故事新编》(1936)。 散文集: 1927年北京北新书局初版 散文诗集《野草》;1928年北京未名社初版《朝花夕拾》(《旧事重提》)。 杂文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 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等15部杂文集。 学术著作: 《中国小说史略 》 《汉文学史纲要》 此外,还有大量译作、古体诗、序跋、书信、日记等,鲁迅一生的著作和译作近1000万字。 二、主要思想 (一)对传统文化作最深刻、最猛烈的批判:  打倒吃人的礼教(《狂人日记》里用“吃人”来概括中国传统)   (二)对国民性进行批判 劣根性,包括奴性、面子观念、看客心态、马虎作风、麻木、卑怯、自私、狭隘、保守、愚昧等等。 三、鲁迅在文化史上的地位 中国现代小说之父 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称其为:“空前的民族英雄”。 四、鲁迅的杂文创作及其《灯下漫笔》 (一)杂文含义 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 (二)杂文的特点 第一,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第二,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第三,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总之: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好的杂文,被誉为“匕首”或“投枪”。 (三)鲁迅的杂文创作 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成两个时期。 1918-1926年杂文:《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其主要内容是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他从进化论出发,以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为武器,对带有落后封建意识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心理进行剖析和批判。 1927—1936年杂文: 有杂文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界亭杂文》、《集外集》等。主要集中于政治批评、社会批评和思想文化战线上理论斗争性建设。 鲁迅的杂文是中国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的艺术记录,是20、30年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里要讲的《灯下漫笔》一文出自杂文集《坟》。 《灯下漫笔》讲解 一、“灯下漫笔”题解 “漫笔” “灯下” 二、第一部分的论题:思考中国国民的处境、命运,分析导致这种处境的原因及由此形成的国民性格问题 三、第一部分文本分析 第一层:钞票风波 ——现实的经历与感受 这一部分主要展示了普通中国人的心路历程,揭示了中国人的普遍的精神世界。具体说,他们极易满足并接受当政者所制定的规则,因为觉得它便利而又可靠,因此很“乐意收受”了,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这便利,相当然地认为政府是有诚意的、善意的并有能力的。但他们却不知道,也不去思考这其中所潜在的风险,游戏的规则从来不是自己说了算的。 而当一切秩序、规则被撕碎之后,人们又陷入极度的惶恐不安之中,他们被不确定的外力裹挟着,无力操控自己的财产甚至是生命,因此,苟得与苟全成了最大的心理安慰,甚至在苟得与苟全之后,而自鸣得意了,因为他们毕竟相对多得了一些,也相当于多赚了一些,自鸣得意也就成了人之常情了。但他们没有思忖,本应属于自己的财产何以缩水?为什么不像平时那样,“钱铺子如果少给我一个铜元,我是决不答应的”? 这就是国人的心态。这种心态对于我们芸芸众生来说,也许是再正常不过了。但对于深处乱世、怀有某种历史使命并具有深邃眼光的作者来说,这种心态深深地刺痛了他。因为这种心态只能使中国陷入治与乱的不断循环当中,而永远没有进步的那一天。而要想使中国摆脱这种局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矫正国人的精神,使自由和民主成为他们自觉的精神追求。因此作者为了刺痛国人之心,使他们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