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扶风齐家村H90卜骨刻辞补释
(首发)
张俊成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002年至2003年初,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在陕西省扶风县黄堆乡齐家村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出土了一片编号为02ZQⅡA3H90:79有字卜骨。曹玮先生撰文指出齐家村H90卜骨是周原第一次出土先秦时期的卜筮同位的记录,为研究先秦历史时期的卜筮活动增添了珍贵的材料。曹玮、李学勤、蔡运章等先生先后著文对此卜骨进行研究,提出了很多好的观点,笔者深受启发。但对此卜骨的考释仍有诸多分歧,因此还有许多讨论的余地,故撰此小文。
02ZQⅡA3H90:79卜骨共刻37字,分为6行,从右至左排列(见摹本)。为了讨论方便,先录H90:79卜骨刻辞如下:
(右1)翌日甲寅其甶甶
(右4)八六七六八八
(右5)我既甶ZQⅡA3H90:79卜骨辞摹本
H90:79。本文重点探讨存在诸多分歧的1、3、5条卜辞。
1. (右1)翌日甲寅其甶”。《汉书·武帝纪》:“翌日亲临嵩高。”应劭注:“翌,明也。”卜辞习见“翌+干支”或“翌日+干支”表示将来时间的用法,如:“甲戌卜,宾贞:翌乙亥侑于且乙,用?五月。”(《合集》6)“□午卜,贞:复翌日甲寅酉彡?”(《合集》557)
“其”用法甚多,曹玮先生认为此处当用作语气副词,表示希望。据文意,前面有“翌日甲辰”,故此处应用为时间副词,意为将要。《书微子》今殷其沦丧。杲杲出日,甲骨文“万”字作“”或“”等,为蝎之形,未见省为现代简化字“万”字之形,且作读作“万河”句意不明,且“”当为一字,不应该分为两字看待。
李学勤先生释该字为“商”,认为此字上部的“辛”被省作“干”形,又省去方框下的两斜笔,加之中间的“口”上面横笔刻长了些,以致不易释出,“商”在此读为音近的“禳”字。即为祈祷消除灾殃之意。从句意而言,释为“商”通“禳”甚合,然甲骨文、金文及文献圴末发现“商”可用为“禳”之用法。另外,从字形而言,甲骨文中“商”字作“”、“”、“”等形,上半部分字形与“”字上半部分字形差别较大,此说可商。
蔡运章先生也释为“商”,读作“尝”,为“尝祭”之称。《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尝秋享先王”;《礼记·明堂位》谓“秋尝”为“天子之祭也”;《诗经·小雅·天保》:“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可见,尝为天子诸侯之祭。曹玮先生通过考察分布在齐家村周围的西周考古学文化认为H90卜骨不是西周王室之物,而是贵族家庭的占卜记录,因此用为尝祭似于卜骨主人身份不合。另外,尝祭为于宗庙以新黍稷献于祖先之祭,《春秋繁露·四祭》:“秋曰尝,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诗经·小雅·楚茨我黍与与,我稷翼翼以往烝尝”,通“厄”,为灾难之义,把右1整句解释为第二日甲寅灾难使患疾病。金文中有“”、“”等字形,吴大澂释此字为“戹”,孙诒让认为当为轭,原始象形字,盖古乘车以辀持衡,衡着以轭两服马颈。《说文》:“戹,隘也,从户乙声。”从金文“”字形来看,《说文》乃把象形字误为形声字。金文中“戹”用为驾马具,录伯簋(《集成》8.4302):“金戹”;《诗经·大雅·韩奕》:鞹鞃浅幭,鞗革金厄。马瑞辰通释:厄即軶字之省金厄谓於厄末为金饰。”虽可作为“厄”之或体,有灾难之义。(《玉篇》:“厄,同戹。”《广韵·麦韵》:“戹,灾也。”《慧琳音义》卷五十五引《玄应音义》“戹至”,注“凡遇灾难遭苦毒皆曰戹”。)但是,把“”释为灾难之义,把此句释为第二日灾难使患疾病,句义不明;另外,“”在本句中应为动词,关于这点曹玮先生业已指出。
前已言及,李学勤先生认为“”字上部为“”之省形,故推测此字为商。遵循李学勤先生的思路,笔者认为“”字上部实为地支中的“亥”之省形。甲骨文“亥”字作“”(《合集》67)、“”(《铁》31.3)、“”(《续》1.2.1)等形,与“”字上部更为接近些;“”字下部,综合分析,字形近似“”字,甲骨文有“”字,字形作“”、“”,用为祭名。《甲骨文字典》:“,从内从口,字形与《说文》之同,祭名。”卜辞:“侑于妣辛岁其至凡…”(《前》1.36.6),“其若祖乙又征。”(《粹》234)。将上下部分结合,“”字合为“”,读作,亥表示祭方式。《说文》卷十五:“亥,荄也,十月微阳起接盛阴……古文亥为豕,与豕同。”故笔者认为“”字表示以豕牲向神祗献牲之义。
卜辞中多见以豕牲为献祭向祖先祈佑的活动。如:“庚申卜,贞:辛侑豕祖辛。”(《合集》1677正); “己卯卜,侑子族,豕用。”(《合集》21287)。《周礼》:“特牲则以豕左肩五个。”《包山楚简》:“祷于邵王,馈之。”(简200),释文指出:“祷为后人对祖先的祷求祭祀,用豕或腊豕为献享。”由此可知,以豕牲为祷献祭物是先秦时代重要祭法。
“甶甶;或释作“西”,义同“惟”?;或释“思”,义与“愿”同?;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