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史预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绪论 3 (一) 什么是史学史 3 (二) 史学史的内容、性质和任务 3 (三) 学习史学史的意义和方法 3 (四) 重要参考书介绍 4 (五)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4 (六) ★思考题 4 二、 史学的产生——先秦时期 4 (一) 史学的起源 4 (二) 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5 (三) 战国时期的史学 5 (四) 先秦时期的历史观和史学思想 6 (五) 思考题 7 1.孔子及其《春秋》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撰写历史的方法; 7 2.《左传》在历史编撰学上的发展及其历史文学成就。 7 三、 史学的成长——秦汉时期 7 (一) 秦汉社会与史学 7 (二) 司马迁《史记》 8 (三) 班固与《汉书》 9 (四) 两汉的官方史学 9 (五) 思考题 10 1. 简述《史记》、《汉书》和《汉纪》的成就和各自特点。 10 2. 试述汉代史学的发展情况。 10 四、 史学的初步发展——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10 (一) 三国魏晋南北朝史学的发展 11 (二) 纪传、编年角力争先 11 (三) 史学领域的扩展 12 (四) 思考题 13 1. 名词解释:《华阳国志》、《十六国春秋》、《后汉纪》、《洛阳伽蓝记》 13 2. 简答题 13 (1) 简述《三国志》与《后汉书》的各自特点。 13 (2) 《宋书》、《南齐书》和《魏书》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13 3. 问答题 13 (1)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得以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3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的特色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待的? 13 五、 史学的成熟——隋唐五代时期 13 (一) 唐初史馆制度的建立 13 (二) 唐代起居注、实录和国史的修撰 14 (三) 八部“正史”的修撰 14 (四) 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刘知几《史通》 16 (五) 杜佑《通典》 17 六、 史学的繁荣——宋辽金元时代 18 (一) 宋辽金元史学繁荣及原因 18 (二) 纪传体“正史”的编撰 18 (三) 《资治通鉴》 21 (四) 《通志》和《文献通考》 22 (五) 会要、会典 23 (六) 地理著作和野史笔记的发展 24 (七) 思考题 24 1. 宋元时期纪传体史书有哪些新成就? 24 2. 《资治通鉴》的编纂经过哪几个步骤?各自有何特点? 24 3. “通鉴学”的几部主要著作及其特点? 24 4. 为什么说《通志》“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所在? 24 5. 《文献通考》与《通典》在体例、内容上有何异同? 24 6. 请比较“三通”的异同优劣。 24 七、 史学的衰微——明时期 24 (一) 明朝社会与史学概况 24 (二) 明代官方史学 25 (三) 明代后期的私人撰史 25 八、 史学的总结和嬗变——清前期 26 (一) 明清之际的史学 26 (二) 清朝官修诸史 27 (三) 乾嘉史学 29 (四) 章学诚的史学理论 30 (五) 思考题 31 1. 《日知录》、《读通鉴论》、《明儒学案》各是怎样一部著作? 31 2. 乾嘉三大考据史学家具体指那三个人?各自有何代表作?这些代表作有何特点? 31 3. 清代官方修史有那些成就? 31 4. 章学诚有哪些主要的史学思想和主张 31 九、 救命图存的近代史学——清后期 31 (一) 绪论:清后期史学的特点和变化 31 (二) 重开经世致用史学的新风 31 (三) 边疆史地和元史研究 32 (四) 外国史的研究与介绍 34 (五) 清代后期当代史与明史研究 34 (六) 资产阶级史学的产生 35 (七) 思考题 36 1. 名词解释:《海国图志》《瀛环志略》《康輶纪行》《蒙古游牧记》《朔方备乘》《元史译文证补》《法国志略》《日本国志》《新史学》《明通鉴》 36 2. 《蒙古游牧记》、《朔方备乘》、《康輶纪行》等边疆史地著作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意义? 36 3. 龚自珍、魏源、王韬、黄遵宪、梁启超、章太炎、夏曾佑的史学成就和思想 。 36 十、 近代史学——1911-1949 36 (一) 封建史学的余绪 36 (二) 资产阶级史学的发展 36 (三)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与发展 37 (四) 思考题 38 1. 名词解释:《清史稿》、《史学要论》 38 2. 顾颉刚、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陈垣的史学成就 38 3. 郭沫若、呂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的史学研究代表作及史学成就 38 中国史学史 绪论 什么是史学史 史——官名泛称:殷商时许多文武官都称史 史学 后赵石勒设“史学祭酒” ;刘宋义帝设“儒、玄、史、文”四学;唐代史学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 史学与历史的区别 史学史:史学发展的历史 梁启超首次提出史学史概念 中国史书既然这么多,几千年的成绩,应该有专史去叙述他,可是到现在还没有,也没有人打算做,真是很奇怪的一

文档评论(0)

钱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