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问答格式例析
写景抒情类诗歌鉴赏问答格式例析
诗歌鉴赏由客观题改为主观表述题,能更好的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但同时无疑增加了难度。许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失分较多。究其原因,很关键的一点是考生不知道这个问题应从哪些方面作答,缺乏解题思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老师可将诗歌设置的题干进行分类,然后根据类别进行解题思路的指导。这里仅就写景抒情类诗歌问答格式进行例析。
第一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描绘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解答思路分为三步:
1、再现诗歌画面 2、概括意境特点 3、剖析作者情感
第一步,考生应用描写性的语言把诗歌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尽量优美生动,切忌直接翻译。
第二步,描绘画面后,用一句简洁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的特点,或清新明丽,或恬静优美,或雄浑壮阔,或孤寂清冷,或绚丽多彩,或生机勃勃,或萧瑟苍凉……
第三步,根据这首诗歌的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剖析诗人的思想感情。剖析时应注意,大部分的写景抒情诗是以乐景写乐情(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或哀景写哀情(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但还有一类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如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景的描写,透露出羁旅异乡而思归的感伤。这类诗单抓景物特征意境氛围特征是很难把握住作者情感的,但诗题、诗中直接议论抒情的句子、个别透露作者情感的字词、背景等还是能够给我们一些提示的。上面那首我们可以抓三、四两句直接议论抒情的句子。再比如李华的《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我们可以通过抓“自”“空”两字,体味出春山一路山花烂漫,鸟语婉转的佳境却无人来欣赏,以乐写哀,写出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
例1:
西 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简析之。(6分)
答: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击堤岸,又咆哮着远去。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表达了诗人雍容的气度、开阔的胸襟和坦然面对急风暴雨似的生活的态度。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景象。
第二种类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
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看写景的顺序:如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外而内等等,还可以用上俯视、仰望、
远眺、近观等词语。
2、看描景的角度:如视觉(绘声绘色)、听觉(摹声)、嗅觉、触觉等,诗人会调动
各种感官来写景。
3、抓住景物的特征,一切景语皆情语。
4、看手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表现手法(衬托、对比、动静结合、虚
实相生、点面结合、侧面描写……)
5、看层次安排:如总分、照应
6、看词语的锤炼(动词、形容词、有活用的词)
当然在答题时,不必面面俱到,从中选两三点这首诗歌写景最主要的方法作答即可。但一定注意不要贴标签,要结合诗中的词句来分析。
例2:(2005年北京春季高考题)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问:这首词在景物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1)描写视角颇具匠心,从高到低或从上到下(碧云天,黄叶地),由近及远(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2)突出秋景的鲜明色彩:碧蓝的天空,枯黄的落叶,绵长的水波,苍茫的远山,连天的芳草,西下的斜阳等。
(3)抓住典型景物大处落笔,境界开阔,写景中暗寓离情。
例3(2004年吉黑滇川题)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问:这首词的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
答: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然后是杨柳初醒,嫩黄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第三种类型:
提问方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