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课件第一章中药基本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课件第一章中药基本知识

共同学习 中药学 考试科目 理论 技能考试 理论考试 笔试 涂卡 2B铅笔 签字笔等 题型:A、B、C、D四种题型;ABC都是选择题 D 是判断题 示例 A型题 B型题 C型题 D型题 技能考试 认药 共50味常见中药 第一章 中药基本知识 二、中药的起源 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由于采食和狩猎,得以接触并逐渐了解这些植物和动物及其对人体的影响。 从古籍中记述的“神农尝百草之滋味-… 一日而遇七十毒”生动而形象地概括了药物知识萌芽的实践过程。 中药起源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漫长的岁月。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为与当时传入我国的西洋医药即西医西药相区别,人们便将祖国传统的医药之一称为中医中药。 三、中药的发展 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特点。其来源以植物药材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古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及至近代,随着西方医药学在我国的传播,本草遂逐渐改称为“中药”。 夏商时代:开始利用陶器煎煮中药汤液。 《周礼》有“五药”的记载 , “五药”即为草、木、虫、石、谷。 先秦时代:《黄帝内经》创造了中医理论体系。 东汉末年:出现了我国第一部本草即《神农本草经》 ,本书收载药物365种,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其“序例”部分,言简意赅地总结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是我国最早的珍贵药学文献,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的基础。 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敩总结前人对中药炮制的经验,写成《雷公炮炙论》,叙述药物通过适宜的炮制,可以提高药效,减轻毒性或烈性,收录方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也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 南北朝(梁):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为基础编成《本草经集注》。全书首创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为后书依药物性质分类的导源。 唐朝:隋唐时期我国医药学有较大发展。苏敬、李勣 等人编写的《新修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收载药物共844种。书中图文并茂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的先例,对后世药学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是世界最早的药典。 宋代:在京城开封开设由国家经营的国家太医局的设立,是北宋的一大创举,也是我国乃至世界药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太医局的产生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并制定了制剂规范,《太平惠民和局方》即是这方面的重要文献。 宋代:唐慎微编写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为研究古代药物最重要的典籍之一。 明朝: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十六世纪以前医药成就的大总结。 清朝:赵学敏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此书是为了拾遗补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作,大大丰富了药学内容。 当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志》、《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等。 第二节 中药的分类与命名 一、中药的分类 (一)中药材的分类 1.按自然属性或入药部位分类 (1)先将中药材按自然属性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和其他类; (2)再将植物类药材按入药部位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和皮等七类。 优点:类别分明,便于鉴定中药材的形态特征。 2.按药材功效分类 根据药材的不同功效分为解表药、泻下药、清热药、祛风湿药、安神药、温里药、平肝熄风药、止血药、消导药、止咳化痰药、活血祛瘀药、驱虫药、外用药等。 这些大类的药还可根据功能差异细分。 优点:突出中药性能功效,便于临床医疗的辩证用药。 (二)中成药的分类 1.按剂型分类 丸、散、膏、丹、片等。每类又可细分若干小类。 优点:对经营、保管比较方便。适用于仓库。 2.按疗效分类 清热药、止咳化痰药、解表药、安神药、调理气血药、开窍解痉药、驱虫药、驱寒药等。 此分类方法适用于药店。 医院则据功效与使用,按内、外、妇、儿、五官科用药进行分类。 此分类方法适用于临床医疗分科配方。 二、中药的命名 中药来源复杂,品类繁多,在长期应用中由于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种种原因,各地用药品种和习惯不尽相同,常常出现一物多名,一名多物或同名异物、异物同名的现象,导致经营使用出现真伪混淆差错。中药的名称往往反映了它一定的特征,故对于掌握中药的某些知识有一定的帮助。 (一)中药材的命名 1.按功效命名 益母草:化解妇女产后血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