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国图之旅感
初冬十一月,京城稍冷,风清叶落,群鸥飞。适此和畅之日
走进国图大门,翘首仰望,唏嘘惊叹,国图外形依然古代“鼎”之立华夏,方正齐平,棱角分明,古朴庄重,大气天成,环绕之隐眼紫气,让人对知识渴求甚急,脚步如扬鞭策马,外围已然使身心净化,馆中藏书更让人眼冒神火,情绪喷薄,文史农科,应有尽有,艺体理工,面面贯通,上古下今,博大精深,中外兼容,眼界恢宏,唯恐己眼花缭乱,须眉脚扑朔,巾帼眼迷离,唯怪难分身异术,一步三停下,步步恋书涯,十米一俯身,小憩拜灵魂,放眼,灿烂,交汇其里。
人事处之老师,车马劳顿,精心备至,方促成美事,吾等上下同仁,无不开颜。晚道辛苦,心怀感激。
呦呦鹿鸣,食野之,悠悠我心,青青子。
草此即可,字短情长。
信息传播工程学院 徐 瑶
我的国图之行
化学工程学院 谭志勇
我们的国图之行终于成行了。走之前,心里是有些紧张的,人事处的老师们一再地说:“你们去过北图,到时候好好给大家讲一讲,要查些什么,怎么查。”但一来去的时间久了,二来这一次组织的人比较多,什么专业的都有,心里其实一直在打鼓:我们这些搞专业的,平时有研究课题的可以查一些自己方向的东西,别人查些什么呀?会不会多数人都觉得这些天会好无聊呀?再说也总结不出来什么能教大家的呀,可别被人笑话呀。怀着忐忑的心情就出发了。本来觉得时间真的好长呀,会有那么多要查的东西吗?但一转眼,就回来了,还真感觉收获不小。其中,感觉最强烈的是,时间还是短,要是再有几天就好了。
北图的新变化
早在2005年,我曾经跟着导师去过一次国家图书馆,当时还叫北京图书馆,当时是呆了三天。当时住在中国气象局招待所,步行到北京图书馆不到二十分钟,应该算相当近了,本来我以为还会住在那里的,因为成行前人事处的老师说:住的地方离国图只有三百米远。但一到住的地方,就有些大出意外,原来附近的建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铁四号线在国家图书馆的前面设了一站,这回要是去车站,再也不用打车到西直门再导车了,交通方便多了。住的地方就在国家图书馆的正对面,只隔了一条马路,说三百米都有些夸张了,如果从我们住的那里走过去,走天桥的话,因为要绕些路,或许有三百米,如果能直线走的话,根本连一百米都不到。简单收拾以后,大家就到楼下集合了,然后一起去图书馆。在去的路上,那些从来没去过的同志们,因为人事处老师说我们去过,所以不停地问些问题,弄得我好紧张,因为大家专业都不一样,感兴趣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还是有些慌乱。 等到了正门前,就发现了变化了,原来的名字是北京图书馆,可现在在正门前立了好大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中国国家图书馆”,这回再也不用向大家解释“北京图书馆就是国家图书馆”了,当时我的导师就这样向我们解释过的。进去之后记得自己的任务,应该告诉大家怎么开始呀,可是又有些困惑,第一项手续是要办证的,这我还记得清清楚楚的,于是告诉大家先去办证,可是本来办证是在绕到南面靠近紫竹苑公园方向的紫竹厅进行的,刚想告诉大家办证是要到另一面的紫竹厅去办的,显示一下来过的好处,却发现多数读者都是从面向大路的正门走的,只好随大家一起进到了里面,办证处的面积明显变小了,而且人不多,进去后有工作人员提醒大家:旁边有自助机,凭二代身份证可以自助办理,办理过程完全免费。当初我们来时还要收一点卡的工本费的,并且要排队进行照相的。而且许多阅览室是可以凭二代身份证直接进入的,怪不得人这么少了,因为技术先进,过程简化了,怪不得办证处的面积小了,因为不需要了呀。这是国图给我的第一个新感觉。
办完证后,出来时大家齐刷刷地看着我们,等着我们给大家讲些什么呢,本来想结合指引牌告诉大家一下,各部分都有些什么的,但一来上一次去的时间太久了,印象不那么深了,二来确实感觉内容和原来的有些对不上号了,所以只能是告诉大家:一、一般先要要电脑检索处进行检索,找到想找的书目或是文献。(还好这一点没有变,没给大家指错了)二、今天时间比较短,大家最需要做的事就是先在这个比较大,而且布局比较复杂的楼里面转一下,看一看每处地方都有什么了。等到自己再转一下的时候,也不知是确实布置变化了还是时间长有些遗忘了,反正感觉自己也是需要好好熟悉一下的。于是自己也和别的没来过的人走了相同的程序,在各个位置转了一下,心里才有了些把握。
在查询检索的过程中,在图书存储位置一栏,出现了一个新的位置,反复地提到“北区”,被大家问及时,也说不清楚,询问工作人员后才知道,新建了一个楼,在音乐厅的另一面,称为北区。是近年的中文图书阅览区和中文期刊的基藏区。于是下午出发后就迫不及待地到新馆去看了一下,一走入新馆,感觉眼前好开阔呀,内部分为四层,其中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