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常用电器程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波长从毫米到分米的电磁波段习惯上称为微波波段,主要用于雷达、导航、电视、通信及其它专门用途。这种电磁波的能量不仅比通常的无线电波大得多,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但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不能透过,其能量反而会被吸收。 2 450 MHz与915 MHz的微波,常开辟用于工业与民用用微波加热 无电场时分子极性 方向是无序的 有电场时分子极性有序,交变场使这种有序不断变化 微波炉就是利用微波发生器使电场能转变为热能,以达到使介质加热的目的。由于这个能量转变过程是在被加热物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因此物体内外受热均匀。微波发生器发出的交变电场越强,被加热分子摆动的幅度就越大,频率越高,分子间摩擦和碰撞的次数越频繁,二者都使发热加剧。在同一电场中,不同介质的分子极化能力(即吸收微波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其发热程度也不等,一般含水物质的分子极化作用强,所以用微波加热食品极易见效。 社会问题:与电磁辐射有关的两个环境问题 1.全球臭氧枯竭 2.全球变暖 臭氧是氧气的 同素异形体, 通常是O2,而 臭氧是O3 地球外包裹着一层臭氧 大气中的臭氧含量仅为一亿分之一。但在离地面20-30公里的平流层中,臭氧的含量提高了一千倍,占这一高度的空气总量的十万分之一,被称为地球上空的臭氧层。臭氧层具有非常强烈的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以吸收掉太阳光紫外线中对生物有害的部分,因此,它使得人类和地球上的各种生命能够生存和世代繁衍。 臭氧能吸收紫外线,是 因为臭氧分子本身以紫 外线的频率振动 人类活动破坏了臭氧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人类合成的一种叫“氯氟烃”(CFC)的物质被广泛使用起来。它们成为了冷冻设备、家用冰箱和空调的制冷剂,成为了塑料工业中各类硬软泡沫塑料的发泡剂,成为了医用、美发、空气清新的气雾剂,还成为了烟草工业的烟丝膨胀剂。   氯氟烃释放到大气中,再上升到高空时,会分解出氯原子。自由的氯原子遇上臭氧分子后,会夺走臭氧分子O3中的一个氧原子,使之变成为普通的氧分子O2。其结果是,高空中由臭氧分子组成的臭氧层就被大大损耗了,出现了臭氧层变薄,甚至臭氧空洞的现象。 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春季达南半球的10%. 澳大利亚紫外辐射比正常时超20% 我国青藏高原上空也存在一个臭氧洞 2.全球变暖 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太阳辐射 (可见光) 抵达地球后,令地球受热。 地球表面的温度只约15摄氏度,但是地球也会释放辐射。地球表面温度较低,发出的辐射波段较长(红外线),肉眼看不见,但仍可以将热量散射回太空,令地球冷却。 如果地球受热和冷却的程度相约,地球的长期平均温度就会保持大致不变。 温室气体 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物(CFCs)及臭氧(O3),大气层中的水气(H2O)等. 温室效应 温室气体会吸收部份地球释放的红外线,然后再释放红外线,将部份热量射回太空,但亦有部份热量射回地球,形成所谓温室效应。 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大约为-18°C 有温室气体,则地球表面温度保持15°C 人类活动引致地球变暖  受人类活动影响,全球大气CO2,CH4及N2O的浓度自1750年起急剧上升,现在的浓度已大幅超越工业革命前数千年经冰蕊推算的浓度水平。全球CO2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使用石化燃料及改变土地用途,至于CH4及N2O的增加则与农业有关。 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会减少红外线辐射放射到太空外,这令全球性的地球表面及大气低层变暖。 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在20世纪上升了0.6℃。过去12年中,有11年名列自1850年有全球表面气温仪器记录以来最暖的12年内。过去50年的暖化趋势(每10年0.13℃)是过去100年的两倍。 人类活动使温室气体浓度加大地球变暖 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北极最大冰架分裂成三块.4.18 第八讲 常用家电 制冷原理 制冷机的功效用从低温热源中所吸取的热量Q2和所消耗的外功A的比值来衡量,这一比值叫做制冷系数: 卡诺制冷机的制冷系数为: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流向高温物体 几种主要的制冷方式和工作原理 蒸汽压缩式制冷 这种制冷方法利用制冷剂的液——气态变化过程,实现定温吸热和放热,使制冷循环接近卡诺循环,从而可提高制冷系数;又由于工质的汽化潜热一般较大,能提高单位质量的工质制冷能力,因此,这种制冷方式应用最为广泛。 吸收式制冷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以热能为动力,以水为制冷剂,以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用来制取高于0℃的冷源的制冷装置。 半导体制冷 珀尔帖效应 1834年,珀尔帖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用两块不同的导体联结成电偶,并接上直流电源,当电偶上流过电流时,会发生能量转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