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媒体“潇洒姐”:用计划表裁剪人生[精选]
自媒体“潇洒姐”:用计划表裁剪人生
来源: 21世纪网 发布时间:2013-07-03
从CCTV走向自媒体,将习惯转化为生意,王潇,用计划表裁剪人生。
漂亮脸蛋,苗条身段,说话声音利索干脆,眼神里散发着凌厉气息。靠近王潇时,能感受到一种凛冽的气场。
采访拍摄时,她很快进入状态。补妆、换衣,一切都那么自然。
相机的闪光灯一亮,王潇随意地摆起拍照的姿势,动作娴熟,姿态、眼神到位。她理了理妆容,笑着对一旁的摄影师说,“我会摆拍好几个状态。女主人在家时,开会时……”说着不断演示,变换着造型。
拍摄期间,王潇的助手赶忙拿出手机,在一旁跟拍花絮。中场休息时,王潇打开手机客户端的微博,开始更新:“接受《21世纪商业评论》专访……”同时,还不忘附上助手刚刚帮她拍下的照片。
只是一句简短的文字,搭配一张靓丽的照片,不出一会儿,这一条微博就有十几条评论跟帖。
女人明白要趁早
30岁生日的一段语录,“潇洒姐”意外成为迷茫女性的精神导师。
微博上的王潇,人称“潇洒姐”,有10万粉丝。
“你是微博控吗?”
王潇侧身坐在办公桌前,赶忙从电脑界面的微博网页上收回视线。“不是,不控,就是没事儿我会看看。我们做宣传推广,这是一个平台。我一直在观察它,为什么好用,它怎么传播的。”
说着,她一边在电脑刷着微博,对旁边的同事惊呼一声,“怎么一下子就有69条评论?”
对于王潇来说,微博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宣传工具。“当粉丝建立到几万到十几万的时候,我这就是自媒体了,有工作上的考虑,我的书要卖,效率手册要发售,白T恤也正在预热中。”
她在微博上活动频繁,不久前结束的“和潇洒姐塑身100天”、“每天专注3小时”微博活动便是例证。100天中每一天,王潇都会以漫画的形式在自己的微博上,更新塑身和专注3小时的进展情况,和粉丝紧密互动。
“我觉得我在某些方面的能力,可能超过平均线以上:一个是表达能力,一个是用文字的总结归纳能力,而非写作能力。写作那是文学的事儿,我跟文学没关系。”学播音主持出身的王潇,懂得如何在镜头更好地表达自己。
现在,王潇是天津卫视《非你莫属》boss团的成员。“节目要收视率,收视率最后兑换出来就是广告。什么样的节目会精彩呢?有能聊、能表现的嘉宾嘛!电视台找到我,完全出于商业考虑。”
王潇善于利用工具来包装、营销自己。于她而言,每个人都能成一个品牌。
2010年,王潇一篇名为《写在30岁到来这一天》的博文网络点击率超过300万条。博文写于2008年11月3日,这一天是王潇30岁的生日。按照惯例,她总是会组织一批姐们去夜店聚会一起庆祝。那晚,王潇觉得心突然间就沉静下来,她开始回忆自己的那些年——做过新闻主播、外企白领、创业成立公关公司,原来有些经验和教训可以写下来。
王潇喜爱总结自己的言辞:“遇到万事万物,要感知,要总结,否则,经过一万件事,就错过了一万件事。经过了一生,就错过了一生。”
于是,在幽暗的台灯下,她打开word文档,泡上一杯花茶,开始总结过去。这篇帖子采用语录体,涉及感情、生活、事业,也包括外貌维持、瘦身美体。
写完之后,王潇便把文章发给从事时尚杂志编辑的朋友,自己背上行李去旅行。三个月回来后,她惊讶地发现邮箱中有许多陌生人的邮件。来信者基本是同龄女性,邮件内容均为有关工作、感情和外貌的种种迷惘。
王潇意识到,仅仅几十条的语录文字,不足以覆盖和解决更多的困惑。她开始在此基础上添枝加叶,回顾各种激发思考的事件始末,把前前后后的挣扎和纠结整理出24个故事。写完之后,她的第一本书《女人明白要趁早》顺利出街,销量过10万册。
台湾畅销书女作家吴淡如等人为书写了推荐,“趁早”的涟漪逐渐扩散。而后,王潇便成了一部分迷茫女性的精神导师,在她们看来,这个生性直爽的天蝎座女生,简直是心中的励志女神。
“年轻的时候,我也是困顿的,有一种虚无的感觉。”那时,王潇会想得多一些,比如“我想成为谁,我想去到哪,我是怎么开始?”
23岁,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毕业,命运之手把王潇推到中央电视台的主播台,担任《整点新闻》主播。“别人会告诉我,这个行业很好,它光鲜、露脸、在人前。某种程度上,这份职业可以满足女生的虚荣心。”比如,家人会为了她在家里打开电视机。
“如果你是为此行业而生的,那么走进演播室,灯一亮,化好妆,音乐起,一抬头,一个微笑,便有兴奋感。”王潇告诉记者,她对新闻没有那种天生的热爱。
经过几番痛苦纠结,王潇辞掉主播一职,转战美国安可顾问有限公司。职业道路平稳向前时,某一天,王潇在会后整理名片,她脑中萌生了疑问:天赋、出身、生存、兴趣、环境、资源,究竟哪些因素决定了人们对行业的选择,人群是如何被细分到截然不同的行业?作为个体,又如何找到行业归属呢?
王潇给了自己一个回答:兴趣会决定她的方向,能力决定她的成就。
计划表中的一生
王潇在2002年为自己一生开列了张计划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