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件10镇痛药[精选].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理学课件10镇痛药[精选]

第十九章 镇痛药 疼痛概述 疼痛是多种原因(疾病、伤害刺激)所致的常见症状,使患者感受痛苦,影响病人情绪,尤其是剧痛,还可引起生理功能紊乱,甚至休克。 疼痛部位与性质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因此,对诊断未明的疼痛不宜过早用药物止痛,以免掩盖病情,贻误诊断。 疼痛概述 疼痛分类: 急性锐痛 躯体痛 慢性钝痛 内脏痛 神经痛 镇痛药 —— 消除或减轻疼痛的药物,镇痛时病人意识清醒,其他感觉不受影响。 广义镇痛药按其作用特点和机制分为两大类。 1、强镇痛药(麻醉性/阿片类/成瘾性镇痛药) 2、解热镇痛药(非麻醉性镇痛药) 本章所指镇痛药 概念: 1、激动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阿片受体 2、缓解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绪 3、有成瘾性、依赖性 药物依赖性 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它表现出一种强迫要连续或定期用该药的行为和其它反应,为的是要去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舒适。 成瘾性 药物依赖性使人产生一种内在的强迫感,为了享受用药后的的“欣快”感和避免断药所引起的戒断症状,用药者不顾一切不断地寻觅和使用药(毒)品,此即成瘾性。 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肽的发现 1962年 我国学者发现吗啡作用部位在中枢 1973年 Snyder发现阿片类物质作用为受体机制 初步确定受体分布区域 1975年 脑内分离出内源性阿片样物质 1992年 克隆出三种阿片受体μ、δ、κ 阿片受体 ①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密度较高—— 与痛觉的感受和整合有关。 ②边缘系统及蓝斑核密度最高——与情绪、精神活动有关。 ③中脑盖前核与缩瞳有关。 ④延脑的孤束核与咳嗽反射有关。 ⑤脑干极后区与恶心呕吐有关。 ⑥迷走神经背核、肠肌也有阿片受体存在。 内源性阿片肽 β-内啡肽 脑啡肽 强啡肽 作用:对痛觉、神经内分泌、心血管活动和免疫反应起调节作用 阿片类药物分类 阿片受体激动药:吗啡、可待因、哌替啶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喷他佐辛 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 吗啡 属阿片生物碱类,从罂粟科植物未成熟果实(浆汁)阿片中提出的生物碱。公元16世纪已被广泛用于镇痛、止咳、止泻;1806年,德国学者分离提取,并命名为吗啡。 可待因、罂粟碱 吗啡 — 药理作用 一、中枢神经系统 1.镇痛 强大 对各种疼痛有效,慢性钝痛锐痛 不影响意识和其他感觉 维持4~6小时 伴欣快感,有成瘾性 机制:激活阿片受体 吗啡 — 药理作用 2、镇静(欣快感) 在镇痛的同时,兼有镇静和欣快作用,主要是病人情绪上的改变,由此消除病人对疼痛的焦虑和恐惧,这种情绪改变,也参与镇痛,故名“痛而不苦”,并在外界环境安静情况下诱导入睡。这种欣快感也是导致成瘾的重要原因。 吗啡 — 药理作用 3、抑制呼吸 治疗量即可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减慢,潮气量降低,降低呼吸中枢对血液 CO2 敏感性。 急性中毒主要死亡原因 4、镇咳 抑制延髓咳嗽中枢,镇咳强大(由于成瘾,少用) 吗啡 — 药理作用 5、催吐 作用脑干极后区,可被纳络酮对抗。 6、缩瞳 中毒时瞳孔针尖样大小,与中脑盖前核有关。 吗啡 — 药理作用 二、平滑肌兴奋作用 胃肠道平滑肌张力增加:使肠道推进性蠕动减弱,抑制消化液分泌,导致便秘。 支气管平滑肌张力增加:哮喘禁用。 括约肌张力增加:胆绞痛、肾绞痛选用吗啡+阿托品。 膀胱括约肌张力增加:导致排尿困难。 子宫平滑肌张力降低:禁用于分娩止痛 吗啡 — 药理作用 三、心血管系统 吗啡可引起组胺释放和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血管(小A、小V),使血压下降,四肢温暖。扩张脑血管,使颅内压增高。 吗啡 — 药理作用 四、免疫系统 吗啡对细胞性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在停药戒断症状期最为明显。 其机理与激动μ受体有关。 吗啡 — 作用机制 吗啡(阿片类药物)通过与不同脑区的阿片受体结合,激动阿片受体,摸拟内源性阿片样物质作用而发挥镇痛效应。 吗啡 — 体内过程 1、吸收:口服首关消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