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篆刻艺术鉴赏重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篆刻艺术鉴赏重点

一:印章的起源 印章到底起源于什么时候,以前有种说法认为三代时就有印章了,但这只是一种推断。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古董家董浚在其《邺中片羽》中著录了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三颗铜质印玺(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当时一些著名学者,如于省吾、饶宗颐、容庚等,认为这三枚“古玺”为商代之物,都曾力图破译其文。然而这三枚古玺出土情况不详,实在蹊跷,不知其原来存在的地层。且后来安阳殷墟多次科学考古挖掘,却再也没有出土类似的古玺印了,无旁证可引,因此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或许是一种“图徽”。今人徐畅先生《商玺考证》一文,在总结前贤之说的基础上,以三枚铜玺的铭纹与大量类似纹饰的商代青铜、乐器、兵器、食具作对照,又结合甲骨文、金文等,破解其印文,同时还考证其性质、具体时期、使用者身份等,确认这是商代古玺。 二:印章的分类 1.战国古玺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下认识。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划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      2.秦印 秦印指的是战国未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相想得志、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 20:明清流派篆刻 [文彭、何震] 文彭,字寿承。书画家文征明的长子,善书画尤精于隶书,篆刻娟丽清雅。何震,字主臣,是文彭的学生,精于文字学,治印一变文彭之风呈现古朴苍劲的风貌。宋元以来的印材大多为牙章由文人篆印,工匠雕刻。传说至文、何开始以“灯光冻石”(青田石一类)治印,风靡印坛。印材的改革对篆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彭、何震努力扬篆刻艺术被尊为篆刻之祖,作品在明代被奉为典范。何震的风格名重一时、后人推之为皖派(也称“黄山派”、“微派”)的开创者,与文彭合称“文何”。 五:篆刻临摹 字口相对清晰的汉代玉印 六:印章的使用情况 (一)公函等官方使用 字画中的收藏印 书籍中的收藏印 (二)斋馆、名号印 以现有资料看,最早以斋馆名入印的,是唐朝的李泌,元代吾丘衍《学古篇》载:“轩斋等印,古无此式,惟唐相李泌有“端居室”三字印,白文玉印,或可照例。”明代甘旸在他的《集古印谱》卷五“端居室”印下注曰:“玉印,鼻钮,唐李泌端居室,斋堂馆阁印始于此。”这一提法似至今未有争议。明代以降,文人篆刻斋馆印之风愈演愈烈。有趣的是,文人学者虽多喜自命室名,但不一定每一室名皆确有其室存在。大部分文人本无其屋,却寄兴于刀、石而凭空建造。明代书画家文征明曾说︰“我之书屋,多于印上起造。”可见印中斋馆,大多是有名无实的。 (三)书画创作 就目前所知,唐代书画家尚未见有把自己的印章用在作品上以取信的做法。据《十国春秋》记载,前蜀茂州刺史许承杰“每修书题印,微有浸渍,辄命改换,书佐苦之”,这里“题印”即盖印、钤印,与“题款”意义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在前蜀时期已有人在书信来往中开始钤印了。正是私印介入信函和公文,才使书画款印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临摹使用的工具 毛笔、刻刀、石头、镜子、拷贝纸、砂纸、印泥、吸水纸、墨汁、牙刷、印谱、连史纸、厚玻璃板。 毛笔 刻刀 临摹范本的选择 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 上海博物馆藏印选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古玺印选 十钟山房印选 临摹的步骤 1:摹写印稿 2:刻制 3:修改 4:定稿 渡印稿的方法 1:香蕉水上石法 2:水印上石法 3:反写上石法 刀法 冲刀---长冲刀、短冲刀 切刀 冲切结合---(清)钱松 修改印章 临刻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研究、思考的过程,加强自我检查、纠正。 古人谓:“大胆落刀,小心收拾。” (一)收藏印 收藏印亦名鉴藏印,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所载东晋仆射“周凯”小白文印大概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收藏印,而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收藏印则是钤印在唐摹本《雨后帖》上、传为唐太宗李世民手书而命印工刻制的“贞观”二字联朱印。文人好收藏,喜欢在他们收藏或鉴赏的书籍、字画上钤印几方古雅精致的收藏印,斋馆印的内容也由此逐步与别号、收藏、鉴赏、校定等结合而变得丰富。 [浙派] 浙派是与皖派同时盛行的著名篆刻流派。兴起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由丁敬创始,继起的有蒋仁、黄易、奚冈等人。黄易是丁敬的学生,蒋仁和奚冈也都师法丁敬,四人的篆刻风格比较接近,但又各具特色,蒋仁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