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音乐的现实作用参考资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部音乐的现实作用参考资料

西部音乐的现实作用 李彦荣 “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于二十世纪末吹响了。至今,时日虽短,热浪却高。中央和西部各省、区采取了许多强力措施,使西部的经济发展势头雄劲,生机盎然。相形之下,西部人文开发方面犹如西部地区的早晚气温。与仿佛是正午气温的经济开发相比,温差较大。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数次亲莅西部,进行考察,对西部的经济开发和人文开发都发表了重要讲话。2001年7月,91岁高龄的费老第十次来到甘肃,并在由北京大学、国家民委和西北民族学院主办的“第六届人类学、社会学高级研讨班”上作了《人类学与21世纪》的演讲,将他的学术关怀和西部大开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他在接受《兰州晨报》独家专访时特地留言:“在西部大开发的事业中不要忘记我们的人文资源,要注意保护、发展和利用。”在这之前一年,他参加了甘肃省关于西部大开发中人文开发问题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了省内人文战线上一些有建树的专家们的意见,并阐述了他的观点。通过座谈,提高了与会者的认识,激发了在座的西部音乐家们的深入思考,即西部音乐应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作用。 一 何谓西部音乐? 在我国,文艺上的“西部”概念首先由影评界于1984年提出。之后,迅速延展至诗歌、小说以至整个文学及其他艺术部门。“西部”浪潮波及音乐界并进而引发波动,则比较迟。如果说,文坛认为1985年是西北地区的“西部年”,那么,“西部音乐”到1986年仅仅才有了良好的开端。当时,音乐领域的“西北风”、“黄土风”刮得正烈。中国音乐家协会与中国音协甘肃分会乘“西北音乐周”之际,于1986年10月在兰州召开了“西部音乐发展战略研讨会”。从此,“西部音乐”的激浪开始拍打西部大地。原先由天水市文联音协创办的刊物《新歌试唱》,一改而为《西部歌声》,栏目设为:歌曲新作、西部音乐漫谈、西部民族民间音乐系列介绍等,旗帜鲜明地确立了“西部音乐”的突出地位,使《议西部音乐之要义》、《当前我国西部地区的音乐感知结构》等文章脱颖而出。 但是,“西部音乐”的理论研讨为时不长便冷却了下来。对于“西部音乐”的要义和内涵尚未形成共识,便偃旗息鼓、销声匿迹了。今天,如何发挥西部音乐在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则需要追溯当年,总结过去,才能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把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奉献给时代,奉献给听众。 当年的一种见解是:隋、唐时期十分昌盛的“九部乐”、“十部乐”,绝大多数是西部地区的音乐,它地是西部音乐”的第一个高潮;本世纪四十年代以王洛宾等为代表所创作的一批富有西部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特色的作品和五十年代朱仲录等人所演唱的“花儿”等,为“西部音乐”的第二个高潮。 另一种见解认为:“九部乐”、十部乐中的“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等都是西域音乐,这与西部的概念相差甚远;本世纪四五十年代创作的富有西部地区民族民间音乐特色的作品,虽具有某种代表意义,但它们并未在西部音乐中取得统治地位;至于五十年代演唱的地道的西部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只能是西部地区的一种音乐,而不能以它囊括“西部音乐”。“西部音乐”是一个特定概念,并不等于西部地区古代与今日的一切音乐。 当年西部地区文学界人士认为:“西部文学”的口号,有它特定的不可混淆的内容。它暂时还缺乏坚实的理论骨架,尚未产生鼎立西部的真正弘大、辉煌的代表巨著和代表作家。这一口号的提出是因为它那特殊的诱惑力和团结作用,以及无可置疑的开拓意义等。西部音乐的振兴和发展已经到来。 现在,鼎立西部的代表性音乐作品(如2001年中国音乐家协会首届“金钟奖”金奖第一名的合唱《大漠之夜》等创作歌曲,传唱十多年经久不衰的《草原情歌》等民歌,获国际大奖的《红高梁》等电影音乐及其他音乐)和代表性音乐家(包括早期的王洛宾、建国后的田歌和近年来名扬四海的赵季平等)已经确立,西部经济的振兴和发展也已开始,“西部音乐”要义及其内涵无疑是能确立起来的时候了。 “西部音乐”这一新词的出现,并非仅为建立一个地区性音乐学派。它一是切应着中国音乐家对“东方学”的挑战,确立位于地球东方的中国西部这一特定地区的音乐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的地位。二是它着力于发掘积淀、渗透西部地域风貌中历史音乐文化、民族民间存活的传统音乐文化、现代新创作的音乐文化的精髓,显示开拓者那颗充满了胆略、勇于发现并勇于创新的魂灵——西部精神。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方式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通讯设备的完备,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对自然的作斗争精神日渐淡薄,艺术所需求的那种气魄,由于温和化而失掉力量。我国西部地区则不尽为然。这里还比较封闭,比较贫穷,生产方式也比较落后,许多地方尚完整地保留畜牧文化的特点,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感情的纽带,比起经济发达地区要强烈的多,他们的生活更富有色彩,富有人情味,同时又更富于拼搏、富于开拓,从而成为酿制艺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