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艺美术史全解
中国工艺美术史
1.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的装饰花纹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这个时期的文化,称之为“彩陶文化”。因为彩陶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所以也称“仰韶文化”。
2.半坡型彩陶的鱼形花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在半坡型彩陶的纹饰中,人面性花纹具有特色。
3.1973年秋,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的马家窑型墓葬中,发现了一件舞蹈纹彩陶盆。
4.马家窑型彩陶的艺术特点:1.满。2.内彩。3.点和螺旋纹。
5.半山型彩陶多以曲线为主,并流行运用锯齿纹,彩绘的线条红、黑相间,产生一种富有变化的节奏的美。
6.马厂型彩陶的装饰纹样,常见的有折线纹、回纹,而以人形纹(蛙纹)最有特色。
7.开光法:就是用一定的轮廓外形,划分出装饰面,使它成为主要的部位。这种艺术手法的特点是能突出主体,增加层次,是我国装饰艺术上常见的一种传统手法。
8.在新石器时代时期,在黄河下游和东部沿海的广大地区,兴起了另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以出现较多的黑色的陶器为其特征,所以称为“黑陶文化”。因为它最早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所以也称为“龙山文化”。
9.黑陶工艺具有黑、薄、光、纽四个特点,所以黑陶又有“蛋皮陶”之称。
10.青铜是指用红铜加锡的一种合金,因颜色灰青,故名青铜。
11.1976年在河南安阳发觉了一座殷墟妇好墓,充分反映了商代的工艺美术水平。
12.司母戊鼎是我国目前所知最大的一件青铜器,他是商代晚期制品。
13.食器:食器中以簋(gui)为最多。等于现在的碗。
14.五爵:爵、斝(jia)、角、觤(gu)、觗(zhi)。
15.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花纹,多流行想象的动物纹。其主要常见的有“饕餮”纹,形成一个兽面,大眼、有鼻、双角、相对的两个“夔纹”组成。
16.商代青铜器的装饰艺术特点:1.图案纹样是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2.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的格式。3.商贷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4.商代铜器装饰方法,早期脱胎于陶器的拍印,后期则运用刻花的方法。
17.商代的预期出一部分仿制兵器和工具外,大都制作各种装饰欣赏品。
18.匜(yi)是周代新增的品种。水器中新增的品种,是注水的器皿,如现今的瓢。
19.周代的玉器,由于与伦理道德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得到社会的特别重视。人们把玉当做修身的标准和个人的品德,他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这种观点从周代以后,一直流传了几千年。
20.商代是酒器的组合,是以祭祀用器为主,具有宗教性质的意义。
21.周代则是重食器的组合,是以礼器为主,具有人事的意义。
22.1977年,湖北随战国时期曾侯乙墓出土的铜尊,和铜盘上那玲珑剔透的装饰,就是用失蜡法制作的。
23.金银错:又称错金银,是在铜器上用金银丝或金银片镶嵌成各种图案花纹,用错石再摸错平滑。“它山之石,可以为错”,“错古作厝(cuo),厝石谓石之可以攻玉者,”厝石就是细砂岩。金银错是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工艺装饰的一种新创造。
24鎏金:是将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干锅内加热,然后以一比七的比例加入水银,即熔化成为液体。这种金与水印的混合物成为金泥。将金泥蘸以盐、矾等物涂在铜器上,经炭火温烤,使水银蒸发,金泥则固着于铜器上这种方法称为鎏金,或称为火镀金。
25.铜镜:曾出现几次较兴盛的时期,我们称之为战国镜、汉镜、唐镜和宋镜。
26.原始青瓷是一种比较接近青瓷的陶瓷。因它还未达到完全瓷器的阶段,所以亦称早期青瓷。这种陶瓷在商代即已形成。
27.战国时期的工艺专著《考工记》,其中提出了“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和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重要观点。这是我国最早关于工艺制作的专门论述。所谓天有时,可以认为是指时间的概念。所谓地有气,可以认为是指空间的概念。所谓工有巧,是指制作的条件。所谓材有美,是指材料性能。这四个方面,就现今来说,也是工艺设计中的几个重要因素,即时、空、工、材,也可以说是季节、环境、技术、材料四个方面。
28.马王堆出土的西汉纺织品。
29.马踏飞燕铜塑,也称铜奔马。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它抬头扬尾,三足腾空,作飞奔状。右后腿及全身之力,踏着一支飞燕。体态优美,赋予浪漫主义设计意匠。这是一件极为珍贵的青铜工艺品。
30.虹管灯。如长信宫灯,塑造出以优美的仕女形象,左手托灯,右手提灯罩,以手袖为虹管,处理得十分自然。灯体成圆形,有两块瓦状的罩板,可以任意调节光照的方向。
31.薰炉:上有盖,盖高而尖,雕镂成山形,象征海上的仙山“博山”。又称“博山炉”。
32.汉代的规矩镜。因镜纹有规则的TLV形装饰格式而得名。(国外学者称之为TLV镜)。
33.透光镜:在汉代铜镜中,还有一种奇特的铜镜,即所谓透光镜。透光镜发明于西汉时期。
34.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一件素纱禅衣。这件禅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只重49克,即不到一两重。
3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