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膳食调查与评价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9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技能:膳食调查与评价解析

餐别 食物名称 原料及用量 早餐 面包 小麦粉(标准粉)150 火腿 火腿25 牛奶 牛奶250 苹果 苹果100 午餐 青椒肉片 青椒100 瘦猪肉45 花生油6 熏干芹菜 熏干30 芹菜100 花生油5 馒头 面粉150 晚餐 番茄炒鸡蛋 番茄125 鸡蛋60 花生油5 韭菜豆腐汤 韭菜25 南豆腐30 花生油3 米饭 大米125 某女生一日食物消耗登记表(单位 g) 评价点 1、膳食结构(食物种类及各类食物摄入总量 2、膳食总能量及各种营养素摄入量 3、三大营养素供能比 4、能量、蛋白质和脂肪食物来源 5、三餐热能分配比 评价标准 1、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2、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合理性评价 1、合理?不合理? 2、个性化的膳食建议! (1)膳食模式分析: 将不同类别食物(谷类、鱼禽蛋肉类、蔬菜、水果、豆类和奶类、油脂类、饮料类)归类,计算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的推荐量相比较。 新增了 运动和 饮料的 指导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1997版和2007版 豆类、奶类折合: 豆类 大豆= 摄入量×蛋白质含量/35.0 北豆腐200g折合大豆为:200×12.2/35.0=69.71(g) 奶类 鲜奶= 摄入量×蛋白质含量/3.0 奶粉20g折合鲜奶为:20g×20.1/3.0=134(g) 食物的归类和折合 (2)膳食摄入总能量:与推荐摄入量比较,相差在± 10%以内为正常。 例:某人群热能供给量推荐值为2243 kcal, 实际摄入为2050 kcal, 热能摄入占供给量标准的%=(2050÷2243)×100%=91.4% 能量供给合理! 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量评价: 根据研究目的,将调查对象的日均膳食摄入量带入食物成分表,计算出目标营养素的累计实际摄入量,再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相比较。相差在± 10%以内为正常。 DRIs包括以下4方面的内容: 平均需要量(EAR); 推荐摄入量(RNI); 适宜摄入量(AI); 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 (3)三大营养素供能比: 平均而言,碳水化合物(CHO)供能比为60%; 蛋白质(PRO)供能比为15%; 脂肪(FAT)供能比为25%。 将实际供能比与理论供能比相比较,以评价膳食结构! 优质蛋白占总摄入蛋白的1/3以上; 能量食物来源:谷类、豆类、薯类、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纯能量食物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谷类、豆类、动物性食物、其他食物 脂肪的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 (5)三餐餐次比 3:4:3或2:4:4 (4)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来源 在进餐人的性别、年龄、劳动强度相似的情况下: 若所有人均吃三餐,直接利用“总就餐人数”; 有部分人没有吃早、中或晚餐,需记录每日每餐进食人数,然后计算“总人日数”; 如果进餐人的性别、年龄、劳动强度差别很大 则需要计算“总标准人日数”。 家庭成员每日用餐登记表 (二)进餐总人数统计 1、就餐人日数 人日数是代表被调查者用餐的天数。一个人24h内吃早、中、晚三餐为1个人日。 总人日数=早餐餐次总人数×早餐餐次比+中餐餐次总人数×中餐餐次比+晚餐餐次总人数×晚餐餐次比; 常规餐次比为0.2:0.4:0.4 或0.3:0.4:0.3; 举例: 若某人仅吃了早餐和中餐,按照30%:40%:30%的早:中:晚三餐餐次比,此人当日的人日数1×30%+1×40%=0.7人日。 如某托儿所就餐小孩早餐20人,午餐30人,晚餐25人,三餐能量比各占1/3,此托儿所当日的总人日数为20×1/3+30×1/3+25×1/3=25人日。若按照25%:40%:35%的三餐能量分配, 则人日数为20×0.25+30×0.4+25×0.35=23.75人日。 2、标准人、标准人日数、混合系数 标准人:轻体力劳动强度的成年男子叫为一个标准人。能量推荐量为2400kcal,设系数为1.0。 不同年龄、性别、劳动强度的能量推荐量与标准人比较,计算折合标准人系数,并进一步计算总标准人日数和混合系数。 一个集体单位性别、年龄、劳动强度差异较大时,不能直接以就餐总人数或就餐总人日数平均,需要运用“总标准人日数”来平均。 标准人系数 对象为个人: 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摄入量=食物量÷个人人日数 平均每标准人每日各种食物摄入量=食物量÷人日数÷标准人系数 对象为家庭: 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摄入量= 实际消耗量(kg) ÷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