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期末考试背诵版)分解.docVIP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部分期末考试背诵版)分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四者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因此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其中《窦娥冤》、《单刀会》等,是的代表作代表作是《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是《汉宫秋》郑光祖代表作是《倩女离魂》他们的诗歌典型地体现出当时流行的文学观念和风尚,所以备受时人称誉。其实他们的创作成就并不高,不但不能与前代诗坛的大家相比,就是在元代诗坛上也并不一定是最优秀的诗人。四人的诗歌创作,在题材内容上大致相同,艺术上也比较相近。当然,“四大家”的艺术风格同中有异,各人也还有一些自己的特征,这是他们超过当时其他诗人的地方。 “搭救”她的张驴儿父子意欲霸占蔡婆与窦娥,蔡婆婆默许张氏父子,窦娥不同意,张驴儿要挟赛卢医出售毒药,欲毒死蔡婆,却误杀其父,贪官是非不分,胡乱判案,造成窦娥的千古奇冤。窦屈死三年后,窦天章在窦娥的冤魂的再三警示下,终于为她平反伸冤。通过公案故事,揭示社会问题,尤其是黑暗政治和邪恶势力对弱小者残酷压迫,表现对于公平的秩序和安宁的向往。 反映弱者对社会邪恶势力的反抗,带有“社会剧”意味。 窦娥形象分析 窦娥是一位具有悲剧性格的人物,她的性格是孝顺与抗争的对立统一。 1、弱小、善良而多难。给蔡婆婆做童养媳后,对早年守寡、晚年丧子的婆婆孝顺有加,也深信一女不嫁二夫的教条。公堂上,不忍婆婆被打承担罪名,临刑时,怕婆婆伤心,请刽子手绕道而行。 2、严守妇道,维护自身人格尊严。她和婆婆当面顶撞,据理力争,面对张驴儿的强暴行为,她镇静、坚定,绝不示弱,以蔑视鄙弃的态度与张驴儿针锋相对。 3、强烈的反抗性。面对人间的不公,她怀疑天理的存在,她要苍天证实她的清白无辜,她要借异常的事象想人间发出强有力的警示。 悲剧时代意义 1、在元代,社会秩序失范,贪官是非不分,导致冤狱重重,悲剧屡屡发生。像张驴儿这类无恶不作、横行乡里的社会渣滓,其无法无天的罪恶阴谋,竟然有官吏为之撑腰,官府黑暗是窦娥悲剧命运最根本原因。《窦娥冤》情节发展的偶然性,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必然性,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 2、窦娥从孤儿到童养媳到寡妇,遭遇已令人同情,偏偏遇上恶棍张驴儿父子胁迫与诬害;自信清白大胆走上公堂,等她的是视人命如虫蚁的贪官。《窦娥冤》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1、剧作结构:一人一事,主干突出,详略得当。 2、戏剧冲突:正反面人物尖锐冲突中塑造鲜明的正面人物形象。 3、语言特色:本色派语言大师,此剧语言质朴自然,酣畅泼辣。名曲有第三折 [滚绣球]。 《西厢记》 故事源流 1、最初是唐·元稹《莺莺传》,张生对莺莺“始乱终弃”。莺莺诗《明月三五夜卜》“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西厢记》命名的由来。 2、后来有了宋《蝶恋花·鼓子词》,有了鲜明的同情莺莺,谴责张生的态度。 3、金·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改负心人为痴情种,把“始乱终弃”的悲剧改为青年男女“自主婚姻”的喜剧。。 4、王实甫的《西厢记》在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封建婚姻在会丢的主题思想上有了进一步深化,使得人物形象更具有个性化。 剧情梗概 已故崔相国之女莺莺与张生在一见钟情,但崔老夫人却嫌贫爱富,一再阻挠。在丫环红娘的帮忙下,两人偷偷约会并私定终身,但崔夫人又逼迫张生立即上京考试,如考不中,仍不把女儿嫁给他。张生与莺莺惜别,上京应试,中了头名状元。在白马将军的帮助下,最终与莺莺喜结连理。 张生: (1)是一个志诚种。他痴得可爱,也迂得可爱。王实甫写张生在佛寺见到莺莺时,他说:“我死也!”活画出他魂飞魄散的情态。 (2)对爱情直率、强烈追求。张生跳墙情节中,王实甫把张生大胆追求爱情而又鲁莽痴迂的性格展现无遗。 莺莺形象 (1)是一个赤城追求爱情,大胆反抗封建传统的女性形象。 (2)热情而又冷静,聪明而又狡狯。她装腔作势要红娘传言责备张生,其实传去的却是私约张生相会的情诗,见到张生赴约后,又正儿八经地把张生数落一番。 红娘形象 (1)富有正义感,表现在她不满老夫人背信弃义,同情崔张,成人之美。 (2)机智聪明,在困境中巧妙周旋,是她机智倔强个性的生动表现。 (3)热情泼辣,从红娘胸有成足和滔滔不绝的陈词中,从她一本正经地搬弄封建教条实际上又是对它大胆嘲弄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来。 艺术成就 (1)剧情波澜起伏、矛盾冲突环环相扣。正反面人物冲突和正面人物误会性冲突两条线索。 A、崔张邂逅相慕B、老夫人赖婚C、莺莺矜持,张生病卧相思床 D、私情败露 E、老夫人提条件,上京赶考。 (2)戏剧结构,突破一本四折的惯例,为五本21折。每本中各有小高潮,各本之间环环相扣。明人称《西厢记》为“传奇之祖” (3)文采派语言特色 A、语言文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