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料记录
河南商城拒公布蜱虫咬人致死者名单遭质疑
拒不公布死亡名单已成许多地方应对突发事件的常态。
蜱虫咬人致死已成为热门的公共卫生事件,一个小小的虫子,引发了公众的极度恐慌,甚至有些谈虫色变。恐慌的蔓延往往来源于无知,公众对蜱虫不了解,对致病因不清楚,不知道发病率、死亡率的情况等等。恐慌的存在,也说明政府相关部门的失职:没有及时通报疫情,没有做足够的防疫宣传,最重要的是没有公布病例和致死病例的地区分布,让公众陷入探寻无门的黑暗地带。
此前当地维稳的理由,已经受到公众舆论的一致谴责,在涉及公共卫生安全问题上,维稳是最站不住脚的借口,也不可能实现稳定。如今,卫生部已派出专家组赶赴重点地区调查,指导群众清理环境卫生,消灭蜱虫,治疗蜱虫叮咬的首选药物被纳入报销范围,蜱传疾病也可能会被纳入法定传染病。综合各种情况来看,预防蜱虫叮咬传染的工作已步入轨道,全国媒体对蜱虫疫情做了充分报道。因此,地方政府已经无法再继续隐瞒疫情,也没有隐瞒患者和死亡名单的理由。
从近些年的经验来看,一旦发生公共事件,地方政府往往会习惯性地“捂盖子”,最显著的就是不肯公开各类原因所造成的伤亡名单。而名单的缺失,又往往会引发公众的怀疑,不相信事故伤亡数字,认为政府部门有意隐瞒真相,少报伤亡数字,以免事故等级升级、遭受更重的处罚。
从2003年至今,中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医疗应急措施以应对大规模疫情。同时,2007年中国出台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其中明确规定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在此种状况下,当地相关部门的所作所为就很难令人理解。而唯一一个解释就是出现疫情,相关部门就会面临问责,而为了逃避责任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外界知道疫情的具体信息。于是乎,一场维稳的“样板戏”就这样上演了,村民的生命却成了他们维稳的牺牲品。
不公布死亡名单的好处有很多,最主要的当然是有利于维稳。稳定压倒一切,维稳是第一要务。不公布死亡名单,是维护群众稳定的需要。中国人知道太多是会产生恐慌的,封锁消息他们才会情绪稳定。更重要的是,不公布死亡名单也是维护官场稳定的需要。公布真相是要付出代价的,是要招来问责压力的。如此一来,官员们人心惶惶,还咋保持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还咋平心静气为人民服务?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嘛。
至于“政府无权公布”的说法,同样是站不住脚的。此前,针对近年来部分地区出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疫情。卫生部就已经明确发文,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病例时,应参照乙、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于24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报告疾病类别选择“其它传染病”。因此,在疫情公布上,并非绝对禁止地方政府公布疫情。而是要求,在得到上级卫生部门的授权许可下,地方应及时如实通报与公布本行政区域的疫情。而在发生疫情的河南商城县,“及时”“如实”又体现在哪里呢?
河南信阳商城县,大别山下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地方,近日却因“蜱虫连续咬死人”闻名全国。
9月9日,快报记者赶赴风暴中心商城县,发现蜱虫带来的恐惧已经彻底抓住了当地人——在外地打工的不少成年男子返回当地,以照顾老人和孩子;更有不少妇女选择了进城打工,远离蜱虫较多的乡村;继续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妇女和儿童,上山下地时,也都是“全副武装”,恐慌的情绪就如同病毒一样,在村民中蔓延。
曾泽平的最后23天
9月10日,商城县鲇鱼山乡下马河村,今年42岁的前湾组村民岳昌宇骑着摩托车行走在乡间小道上,神情凝重,他的妻子,去年就因为蜱虫叮咬失去了生命。
岳昌宇的身后,一位老人牵着两头牛,缓慢地行走着。田间四下,除了金黄色的稻田外,高山云雾当中,茶林葱葱,林木缠绕。村民们的房子依山势而建,从山脚洼地次第而起,矮小的房子若隐若现。一切看起来都很平静,但一说到蜱虫,所有的平静都化为了乌有。
“我老婆从有症状到死亡,前后经历了23天!”岳昌宇说,他希望其妻子曾泽平被蜱虫叮咬死亡的遭遇,能引起当地和国内其他地方医疗卫生部门的重视。这一天,岳昌宇通过看电视才知道,这种叫蜱虫的东西,自己并不陌生。“在农村我们叫草鳖子,很多人都见到过的,只有芝麻大小。”也就是这一天,岳昌宇才知道,这种病例在国内其他城市亦有出现。
资料显示,自2006年安徽省发现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病例。近年来,湖北、河南、山东、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天津、海南等省份,都曾出现病例,且有死亡病例报告。
岳昌宇说,去年五月初三,妻子曾泽平出现头疼、发烧的症状。“当时以为是感冒,找村医去看,挂了水。这种病很吓人,病人会抽搐。”曾泽平在村医处治疗几天后,病情加剧,抽搐得更加厉害,严重的时候如同发疯一样。“是不是得了精神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