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重症医学回顾与展望.
2013年重症医学回顾与展望
2014-07-31 10:14 来源: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作者:黄伟 万献尧
字体大小
- | +
本文对2013年度与重症医学有关的主要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以供同道们参考。
1 “拯救脓毒症”国际指南更新
《2012版“拯救脓毒症运动”重症感染与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在2013年初发表。指南的核心仍然是倡导通过“集束化”( Bundle)的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尽早恢复组织灌注并清除感染病灶。
其中最重要的调整是将既往6h复苏Bundle重新分解为3 h Bundle(乳酸水平、感染源、广谱抗菌药物、晶体液液体复苏)和6 h Bundle[血管活性药物、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02)、乳酸复查],并摒弃了原来的24hBundle。
新指南根据最新的证据,在抗菌药物使用、液体复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肠内营养等方面有较多的修订,不过许多关键治疗的推荐等级并未切实提升。
此外,新指南也未涉及某些有前途的新疗法,例如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体外膜肺氧合(ECMO)、他汀类药物和电子医疗等,相信随着新指南的普及和未来更多证据的出现,其效果会在实践中得到证实并继续更新。
2 羟乙基淀粉(HES)“危机”与液体复苏
HES仍然是2013年的热门话题。2013年4月连续4篇有关比较重症患者应用HES结局的荟萃分析(Meta分析)在各主要医学期刊上发表。最先发表于《英国医学杂志》的文章针对HES 130/0.38-0.45的研究结果发现,与晶体液或白蛋白比较,脓毒症患者使用HES 130/0.38-0.45增加了肾脏替代治疗(RRT)、输血以及不良事件的风险。
((美国医学会杂志》的Meta分析则发现,在重症患者的液体复苏中HES并不能降低病死率;而涉及造假的德国Boldt教授的研究严重影响到最后结论,剔除之后HES组的病死率和肾损伤发生率显著增加。Cochrane数据库就晶、胶体液复苏的Meta分析更新与其2012年的结论相似,认为与晶体液比较,没有证据表明胶体液可降低创伤、烧伤和外科术后患者的病死率;并强调了HES可能增加病死率,且由于价格偏贵,不建议临床继续应用。
Cattas等作者的Meta分析也显示,HES130/0.4和HES130/0.42能显著增加危重患者RRT的风险。显然,无论是从疗效、副作用或是成本来看,目前的证据非常不利于HES。基于以上研究,2013年6月24日,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发出“黑框”警告,不建议HES用于重症、肾功能障碍和建立体外循环的开胸手术患者。
英国药政部门则在6月27日宣布HES退市。近期欧盟卫生署(EMA)的药物风险评估委员会(PRAC)再次重申HES不能再用于脓毒症、烧伤及重症患者,但是否退市尚未最终确定。
晶体与胶体的争议并未就此结束,新的证据又让局面更加复杂。在刚刚发表的CRISTAL研究中作者们考查了重症监护病房(ICU)内低血容量休克时晶体液(等张或高张盐水或乳酸林格液)与胶体液(明胶、右旋糖酐、HES、4%白蛋白或20%白蛋白)的疗效。这项多中心随机研究纳入2 857例患者。
结果显示,胶体液与晶体液的主要终点值-28 d病死率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5.4%和27.0%[相对风险度(RR): 0.96,95%可信区间(95%01):0.88-1.04,P=0.26]。其他次要终点值中,胶体液组的90d病死率显著下降,分别为30.7%和34.2%(RR: 0.92,95% CI: 0.86- 0.99,P=0.03),而ICU和院内病死率以及RRT无显著差异。
胶体液组在第7天和第28天的非机械通气时间要明显多于晶体液组;而同样时间点在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上,胶体液组反而显著多于晶体液组。在亚组分析中,无论是仅接受单一液体治疗者还是脓毒症患者,不同晶体液与胶体液的比较均未发现病死率有显著差异。研究者认为,胶体液治疗可提高90d生存率的发现具有探索性,但尚需一步研究。
3 血流动力学管理
血流动力学管理上,对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探索值得关注。Hernandez等观察了多巴酚丁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全身、局部、微循环灌注的影响。结果显示,按照5 ug.kg-1.min-l输注多巴酚丁胺2.5 h,尽管可增加心排血指数(CI)和左室射血分数等全身血流动力学指标,但舌下灌注血管密度、微血管流量指数等微循环指标以及代谢、内脏或外周灌注指标与安慰剂组并无显著差异。
希腊学者Mentzelopoulos等发现,与单用肾上腺素比较,心肺复苏(CPR)时,用血管加压素(20 U/CPR循环)联合肾上腺素(1 mg/CPR循环)以及甲泼尼龙(40 mg),可显著改善出院时脑功能分级,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间≥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