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 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政治思想 地主阶级改革派是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一批开明人士 。 代表人物:主要有龚自珍、林则徐、包世臣、魏源、黄爵滋等。 经世致用: 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情怀。 一、地主阶级改革派的共同特点 一方面,对清王朝的腐朽黑暗有较清醒的认识,对严重的社会危机有充分的揭示。 另一方面,在中外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的情况下,着重研究了反对外国侵略斗争中出现的新问题。 包世臣 “百为废弛,贿赂公行,吏治污而民气郁。” 龚自珍 “自乾隆末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蹶,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 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奚暇问年岁?” 林则徐 “日日使人刺探西事,翻译西事,又购其新闻纸。” 编写了《四洲志》,汇编了《华事夷言》等书. 包世臣 “英夷之长技,一在船只之坚固,一在火器之精良,二者皆非中华之所能。” 魏源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编写《海国图志》 华夷秩序: 华夷思想是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华夏,是汉族先民或中国的古称,率先进入农业文明的华夏族,在与周边处于游牧乃至狩猎文明的其他族群交往中,由于文明发达程度高于其他族群而产生了一种优越感,从而萌发了“华夷”分野的观念,认为自己生息繁衍的地区是世界的中心,自称为“中国”,而视周边流播迁徙,居处不定的其他族群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所谓的华夷之别,其实并不仅仅是民族和地域的区别,更是一种文化上的高低之分。古代人常以“夏”与“蛮夷”,或“华”与“夷”的对称,即以文化和种族来作为区分尊卑贵贱的标准,从而形成华夏优于夷狄的观点。 华夷秩序的演进: 秦汉王朝是“华夷秩序”的形成阶段。 两汉王朝将“华夷”观念作为对外交往的原则 ,以中国为核心,以“华夷秩序”为指导思想的东亚古代国际关系体系开始形成并初具规模。 隋唐王朝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华夷秩序”在唐代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两宋王朝是“华夷秩序”的进一步充实阶段。 元朝保留了“华夷秩序”的外表框架 。 明王朝是“华夷秩序”的全盛阶段,东亚古代国际关系体系网络发展到空前规模。 晚清“华夷秩序”的崩溃。 二、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 (一)龚自珍的思想 (二)林则徐的思想 (三)魏源的思想 龚自珍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名巩柞(zha,zuo),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祖父龚敬身为乾隆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知府、道员等官; 父亲龚丽正为嘉庆进士,曾任知府、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等官,是乾嘉时期著名训诂学家段玉裁的门生和女婿。 母亲段驯,当时在文学方面颇有名气。 龚自珍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人,号定庵,名巩柞(zha,zuo),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祖父龚敬身为乾隆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知府、道员等官; 父亲龚丽正为嘉庆进士,曾任知府、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等官,是乾嘉时期著名训诂学家段玉裁的门生和女婿。 母亲段驯,当时在文学方面颇有名气。 龚自珍的科考和做官之路: 龚自珍19岁,应顺天乡试,由监生中式副榜第28名。 28岁时应浙江乡试,始中举。 嘉庆二十四年(1819),28岁的龚白珍会试落选。 嘉庆二十五年(1820),龚自珍会试再度落第,以举人挑选为内阁中书。从道光元年起,又任国史馆校对等官职,先后十几年。 道光九年(1829),38岁的龚自珍经过第六次会试,终于考中进士。被置于三甲第十九名,不得入翰林,仍为内阁中书。 1、批判封建“衰世”的黑暗腐朽 第一,对封建“末世”的揭露和批判 第二,揭露封建官僚的昏庸腐朽 第三,抨击了清代的汉学、宋学以及腐败的科举制度。 第四,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君主专制。 清王朝已到了“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衰世”。 “自乾隆末年以来,官吏士民,狼艰狈蹶,不士、不农、不工、不商之人,十将五六……。自京师始,概乎四方,大抵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四民之首,奔走下贱。 各省大局,岌岌乎皆不可以支月日,奚暇问年岁?” 一年:“发时”、“怒时”、“威时”;一日:“早时”、“午时”、“昏时”。 “历览近代之士,自其敷奏之日,始进之年,而耻已存者寡矣!官益久, 则气愈婾;望愈崇,则谄愈固;地益近,则媚亦益工。” 不论盐铁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论资格用人的官僚制度 “今之士进身之日,或年二十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