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工挖孔桩可行性报告样本1
**大厦
人工挖孔灌注桩可行性论证报告
工号:
设 计:
校 对:
审 核:
设计院
2013年 月 日
一、工程概况
**大厦位于重庆市16号地块南临路,北临,西临,东临。项目总地 平方米,其中规划道路,规划用地性质为。.1 设计依据资料
.2 设计标准、规范及规程
GB50010-201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大直径扩底灌注桩技术规程》(JGJ/T225-2010)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
9、重庆市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挖孔灌注桩管理的通知”(渝建发[2012]162号)文件
三、工程地质条件
3.1 地质地貌拟建场地场地m~343.82m,高差为m。.2 气象水文
拟建.3 地层岩性
据钻探揭露,场地上覆土层为杂填土(Q4m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泥岩。现由上至下分述:
1、第四系全新统(Q4)
杂填土(Q4ml):杂色。松散、稍湿。主要由砂、泥岩块碎石、角砾及粉质粘土、建筑生活垃圾等组成。块碎石粒径一般约2~200mm,最大可达250mm,含量约20%,粉质粘土含量约70%,建筑生活垃圾为砖块,白色塑料等,占总含量的10%。为场地邻近建筑施工时抛填,填土时间3~5年。分布整个场地。本次钻探揭露厚度0.70~9.10m(ZY9)。(平场后杂填土已基本挖完,大部分场地中风化岩层已外露)
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砂岩:灰黄、灰白等色。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并含云母等。中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胶结。局部含泥质团块、条带。分布于整个场地。为场地主要岩性。本次勘察揭露单层最大铅直厚度15.70m(ZY16)。
泥岩: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泥质结构,薄~中厚层状构造。局部含少许砂质,夹有砂质条带及团块。为场地次要岩性,本次勘察揭露最大铅直厚度12.56m(ZY20)。
3.4 地质构造
场地位于向斜轴部,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255°∠21°,岩层面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断层,地层连续,岩层产状稳定。在场地内基岩露头处测得两组裂隙,其特征分述如下:
第一组J1:倾向191°∠66°,裂面平直,张开1~3mm左右,无充填,延长1~3.5m,间距1~3m,裂隙面结合一般,属硬性结构面。
第二组J2:倾向89°∠ 51°,裂面平直张开1~3mm左右,无充填,延长1~2m 左右,间距1~5m,结合程度差,属硬性结构面。
3.5 水文地质条件场地高低。.6 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内及邻近未发现危岩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
四、基础布置情况
4.1 底层建筑平面图
4.2 基坑平面图及桩基布置图
注:未注明的柱采用独基,筒体内采用条基和筏板基础。0.000=340.100
4.3 典型地勘剖面示意图
五、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项目
岩土
名称 天然
重度
(kN/m3)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Pa) 抗剪强度指标 临时
边坡
坡率值 天然 饱和 C(kPa) φ(°) 填土 21.0* \ \ \ 0* 28* 1:1.25* 强风化泥岩 24.5* \ \ 300* \ \ 1:0.75* 强风化砂岩 24.5* \ \ 400* \ \ 1:0.75* 中等风化泥岩 24.9 6.52 3.94 2282 \ \ 1:0.50* 中等风化砂岩 24.7 18.35 13.00 4550 \ \ 1:0.50* 裂隙结构面 \ \ \ \ 30* 20* \ 备注:带“*”号的数值为经验值;岩体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C按0.30、Φ按0.90折减后取整。 六、采用人工挖孔桩基础可行性分析
6.1、从现场地质情况分析
1、根据地勘报告,场地基岩为泥岩、场地平整后大部分基岩埋深较浅,大部分基岩已经露头,其余基岩埋深小于1米。填土层较浅,土体自身稳定性较好,便于开挖
后的护壁支护。
2、场地内无地下水,贮水条件差,不会发生淹井现象,有较好的施工条件。
3、场地内无沼气、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
6.2、从场地特点分析
根据平场后标高,结合地勘,基础均可采用独基和条基,采用桩基基础数量较少,选用人工挖孔桩主要原因如下:
1、场地地坪内不同高差的区域较多,裙房柱桩基主要在地坪高差边坡处,用于满足相邻基础之间应力角大于45度的要求,采用机械施工机械移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