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猝死与心肺复苏201455.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脏猝死与心肺复苏 (2014) 猝死(SD) ACC/AHA/ESC定义(2006) 急性症状发生后1H内, 突然发生意识丧失的自然死亡 ● 强调:自然发生,快速,不能预期 ● 占人类总死亡:15%-20%(>300万/年) ● 75%:为SCD ● 21世纪医学:面临的最严峻挑战 ● 高度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心脏性猝死(SCD) ● 占全因死亡15% ● 占心血管死亡:64% ● 心律失常引起: 88% 室性心动过速 62% 尖端扭转性室速 13% 心动过缓 17% 原发性室颤 8% ● 全球每年300万例 ● 中国每年54.4万例(41.8/10万) ● 首发存活率:5%—10% SCD临床流行病学   ● CAD:20%-25%猝死为首发表现 ACS+EF↓:35%-50%     AMI;30%--50%(2年内)    ● HF:30%--60%(Ⅱ-Ⅲ级60%) ● LVEF<30%:30%(3年内)    ● DCM;50%     ● HCM;常为首发症状 ● 原发性心电疾病;死亡主要原因常为首发症状 临床特点 ● 90%;无先兆或前驱症状 ● 75%:院外发生 ● 95%:1H内死亡 ● CPR成功:5% ● 无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临床心血管病:>25%-40% 心血管易损病人独特本质   (Vulnerable Patient) 心电机制 ● 室颤:85%--90%,部分曾有无脉室速 有血动力学障碍VT/VF 或具潜在危险的室律不齐 ● 心脏停搏 ● 心电机械分离 病理特点 ● 无结构性心脏病:10%—15% ● 冠造 50%狭窄:50% ● 无AMI:70% ● AMI非斑块破裂:20%—30% ● 蚀损斑块:20%(女性,年轻) SCD发病机制 内环境不稳定 病因 ● 无结构性心脏病 病理学、毒理学检查阴性 诊断:分子解剖学基因诊断  ● 原发性心电疾病(Brugadas, LQTs,     PCCD, IVF, SQTs, NCPVD,     SUNDS(SADS)  ● 特发性左室室速(ILVT)  ● 右室流出道室速(ROVT) ● 心脏有结构异常: ● CAD+ACS ● DCM ● HCM ● ARVC ● 炎症性疾病 ● 浸润性疾病 诱因 ● 情绪异常 ● 电解质紊乱:低K,低Mg ● 过劳 ● 饱餐 ● 气候突变 ● 药物副作用:拟交感药,抗心律失常药, 磷酸二脂酶抑制剂, 洋地黄,抗精神病药 SCD策略 筛选,监测,优化治疗心血管易损病人 (一年内SCD风险≥5%)    一级预防:SCD高危病人     二级预防:SCD复苏病人 正常人群 疾病人群 高危人群 心脏骤停 猝死 SCD 1.5级

文档评论(0)

xuchangbi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