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本学期讲述《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总课时为102学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汽车的总体组成与分类 理解汽车对人类的影响 知道汽车的发展与现状 掌握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掌握汽车的主要性能指标 理解汽车行驶的基本原理 0.1 汽车简介 0.1.1 汽车总体组成 0.1.2 汽车对人类的影响 0.1.3 汽车发展简介 1.汽车的诞生 2.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3.汽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4.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与现状 0.1.1 汽车总体组成 汽车(motor vehicle ) 由动力驱动,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货物及一些特殊用途。 0.1.2 汽车对人类的影响 方便生活、提高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 汽车材料消耗 高科技产品 集声、光、机、电、热、电子、化工、美工于一身 是世界上惟一的一种零件以万计、产量以千万计、保有量以亿计、售价以万元计的商品 汽车产业是一个1∶10的产业 0.1.3 汽车发展简介 1. 汽车的诞生 1886年德国人Daimler(戴姆勒)发明第一辆四轮汽车 2.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 (1)汽车快速发展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 (2)汽车发展的全盛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初) (3)汽车企业兼并改组,汽车产量相对稳定时期(70年代以后) (1)汽车快速发展阶段 有20余家汽车公司相继成立 汽车生产组织形式由家庭作坊式向大规模、标准化和流水线生产 福特公司采用流水线生产T型汽车,1920年实现了每分钟生产1辆汽车。 T型车生产量达1546万辆,创下当时汽车单产世界记录。 1918年,福特T型汽车 1908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创立 先后兼并了30多个汽车公司,进行集团化生产,分工协作。1927年后,一直是美国和世界最大汽车公司,总部在美国汽车城底持律。 汽车技术 高速汽油机、柴油机 艾克曼式的转向机构 等速万向节 弧锥齿轮和双曲面齿轮传动 带同步器的变速器 四轮制动 液压减震器 充气轮胎和发电机-蓄电池-马达起动系统 1894年德国奔茨 .碧罗 (2)汽车发展的全盛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初) 欧洲各国大力发展汽车,西欧汽车产量由战前的80万辆猛增到750多万辆,增长了近10倍。 甲壳虫牌汽车,共生产2150万辆,创单产世界记录。 甲壳虫车 高尔夫牌轿车 高尔夫牌轿车,已经生产2000多万辆,欧洲几乎每个家庭都有1辆。 日本崛起 引进、消化、创新,产量1970年400万辆,其中出口汽车100万辆,1985年出口汽车达675万辆,1980~1993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汽车技术 向高速、方便、舒适方面发展。 50年代轿车功率已经达到280kw,最高车速达200km/h,流线型车身、前轮独立悬架、液力自动变速器、动力转向、动力制动、全轮驱动、低压轮胎、子午线轮胎相继出现。 (3)汽车企业兼并改组,汽车产量相对稳定时期(70年代以后) 汽车年产量稳定在4000-5000万辆左右。 日美连续发生5次贸易战,欧美、欧日贸易摩擦不断。 参股、控股、转让、兼并。1998年5月7日,德国最大的汽车工业集团戴姆勒·奔驰公司与美国第三大汽国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的合并 。 韩国崛起 沿着KD装配到零部件国产化,再到自主开发的发展道路,实现技术跨越,至1997年,汽车总产量、出口量均居全球排名第5位。 汽车技术 发展方向是提高汽车的安全性和降低排气污染。 防抱死制动系统 电子控制喷油 电子控制点火 三元催化 电动汽车 3. 汽车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世界汽车保有量10.2亿辆,其中轿车占70%。 世界平均每千人汽车拥有量为124辆,美国千人汽车拥有量达850辆,居首位,我国为37辆。 2007年世界汽车年产量达7307万辆。 2009年世界汽车年产量达6099万辆,比上年下降13.5% 2007年世界汽车产量排名(万辆) 2010年世界汽车制造商汽车产量排名 世界“3+6”格局 汽车技术 汽车电子控制、智能化。 80年代初,电子设备只占汽车成本的2%,目前已经达到20~30%。 电子设备 电控燃油喷射(EFI) 无分电器电子点火(DLI)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电子控制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动态稳定控制系统(DSC) 电子驱动力调节系统(ETS) 电子差速锁(EDS) 电子设备 驱动防滑装置(ASR) 电控自动变速器(AT) 安全气囊(SRS) 智能悬架 速度感应式转向系统(SSS) 卫星导航系统(GPS) 电子设备 三元催化转化系统 故障自诊断系统 各种报警装置 电子巡航系统(CC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