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冻文案:不要让用户关注你的产品,先让他们关注自己剖析.doc

解冻文案:不要让用户关注你的产品,先让他们关注自己剖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冻文案:不要让用户关注你的产品,先让他们关注自己 李靖 12月23日 阅读 194 快速评论 写文案,打广告,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关注你的产品!但是对新产品来说,文案第一步真正要做的,往往并不是把消费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产品身上,而是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们自己身上。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李叫兽(ID:Professoe-Li),原作者为李靖,本文已获转载授权,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原公众号“李叫兽”。 文案解冻三部曲,第一部:解冻—新产品文案如何唤起痛点。 精简图文版,本期公众号免费首发 当你想卖一瓶200元的洗发水,产品文案第一句你先怎么写? “一种很牛的洗发水,神一般的滋润效果” 当你新发布了一款超极黑科技充电器,产品文案第一句你先怎么写? “XX超级插座,8项功能改进,颠覆体验” 当你创业做了全新的定制衬衣,产品文案第一句你先怎么写? “XX定制衬衣,时尚贴身,定制你的专属衬衣” 上面的文案,几乎符合了任何一个文案人写文案的直觉反应——既然要写文案,就好好介绍自己的产品,让用户关注自己的产品。 甚至,这也符合很多人对营销、广告的理解:写文案,打广告,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关注你的产品! 但是对新产品来说,文案第一步真正要做的,往往并不是把消费者的注意力转移到产品身上,而是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他们自己身上。 “在关注你的产品之前,先让用户关注他们自己。” 比如上面的高档洗发水文案,当你说“神一般滋润效果”,用户就要问:我用海飞丝用的好好的,干嘛要改变?洗发水不就是30元的东西吗?还卖这么贵。 总之,你的产品与他们过去的习惯显著不同(“习惯了普通洗发水”),如果直接让他们关注你的产品(“我的洗发水多好多好”),他们是没有理由去改变自己习惯——任何人都懒得改变自己的习惯。 是的,用户不想改变自己——所以创新产品文案最难写,所以20世纪的切片面包机用了15年才普及,所以智能手环火了这么多年,用的人还是很好。总之,用户习惯顽固不化像“冷冻”。 而如果你就是要发布新产品,改变消费者的习惯,就必须先让他们关注自己。 比如同样是200元洗发水,你先说: “你用着上千块的香水,但是却用39元超市洗发水。” 这样写,就唤起了用户的痛点,让用户从“难以接受改变”的冷冻状态,变成“想要寻求新方案”的解冻状态。而这时候,让他们开始关注你的产品,才是成功的。 那么具体怎么解冻呢?如何让用户开始关注自己,唤起痛点,产生改变的动机? 无数文案教材说了“要抓痛点”,“要直指人心”,“要让人有购买动机”,那么这种痛点和动机到底是哪里来呢? 其实很简单,回归到心理学最基础的定义,任何的动机和需要,都源于一个“没有被实现的目标”。 (心理学对“需要”的定义:一个没有被实现的目标。) 一般情况下,人都是不想改变的。我们习惯了用普通杯子,即使看到智能水杯,第一反应也是不会买。 但是当用户感知到自己有一个“没有被实现的目标”,就会想要通过某种行动(比如购买你的产品),来实现这种目标,从而改变行为。 那么如何刺激这种“没有被实现的目标”? 我们知道,人有两种状态:理想状态(我理想的样子)和现实状态(我现实的样子),在绝大部分情况下,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是重合的。 比如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接受自己的成绩一般(现实状态),同时也认为自己成绩也就这样了,基本也不会更好了(理想状态)。 而要刺激动机,要让人改变,就必须让“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产生缺口,从而出现一个“没有被实现的目标”。 一种方法是降低一个人的现实状态,让一个人意识到“问题”,比如说“孩子啊,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另一种方法是提高一个人的理想状态,让一个人意识到机会,比如说:“孩子,俞敏洪当年英语学习也不好,还不是最终成功了?努力一下你也有机会”。 总之,如果想要“解冻”,想要改变顽固不化的消费者,让他们可以接受某种“新产品”,就需要让他们的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缺口,而创造这种缺口,有且只有2种方式: 1、给他们一个问题—降低现实状态 2、给他们一个机会—提高理想状态 1 给他们一个问题-降低现实状态 比如前面的200元高端洗发水解冻文案,先说“你用着上千块的洗发水”,给用户塑造了一个“身份”——这个身份既是用户的现实(很多女性的确是这样),也是她们的理想(她们很喜欢这个身份)。 这个时候,理想和现实之间并没有差异。 然后立刻通过转折,降低用户的现实状态——“但是却用着39元超市洗发水”,从而让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了缺口。 这个时候,用户就处于“解冻状态”,TA的关注点并不是在产品上,而是在自己身上——觉得自己现在的状态不合理,想要急于解决问题,想要改变现状,总之,需求被唤起了。 接着,你立马推出“200元一瓶的洗发水”,用户才变得容易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