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长恨歌教案[精选].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恨歌教案[精选]

一、导入 (一)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教师提示:白居易去世,唐宣宗李忱以诗吊之,其中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句,这两句诗当互文来看,童子、胡儿能解吟长恨曲、琵琶篇,同时还能歌唱,说明《琵琶行》《长恨歌》通俗易懂,“童子”“胡儿”都能吟,且在当代便已广泛流传;一千多年后,它依然是珠玉璀璨,散发着永恒的魅力,究其因由,主要在于一个“情”字。 “一篇《长恨》别有情!”白居易如是说。可见一首《长恨歌》倾注了诗人太多的情感。这部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不仅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美好理想。也许,惟其绵绵“长恨”的亘古主题和对真情的向往与追求,才是真永远。——倡导新乐府运动 中唐诗歌流派 形式:即事名篇,采用乐府诗歌的形式而不沿用古乐府名称 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关心民生疾苦,揭露社会弊端,力求使诗歌起到干预社会、补救时政的作用 诗人:白居易、元稹等 诗风:多平易朴实,语言通俗直切 诗歌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 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寄唐生》 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新乐府序》 三、背景介绍 (一)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   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   白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过华清宫绝句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一起到马嵬驿附近的游仙寺暇游,谈及李、杨之事。王质夫认为,像这样离奇特出之事,如没有大手笔为它加工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消没失传。于是他鼓励白居易,“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 在王的提议下,白居易写下了此诗。 四、解题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是时间,是感情绵延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长恨”就是长久的遗憾。 五、朗读诗作,划分层次 1、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是曲折的,但是最终却以悲剧收场,诗人的题目就此定为“长恨歌”,那么诗歌是不是一开始就在写“长恨”呢? 明确:不是。全篇的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极写杨贵妃之美艳和“汉皇重色思倾国”。 2、除了描写贵妃之美和李杨的“蜜月生活”,诗歌还写到了什么? 明确:还写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身死。还有李隆基返回长安后对杨贵妃思念的种种表现。还有李隆基让道士去寻找杨贵妃的亡魂,以及在仙界与杨贵妃见面的情景。 3、按照刚才的说法,试着给这首诗歌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汉皇重色思倾国……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李、杨会和经过以及李对杨的眷恋宠幸。 (玉环进宫,隆基宠爱) 第二部分:渔阳鼙鼓动地来……回看血泪相和流,叙述“安史之乱”爆发,杨贵妃因禁军兵变而殒命。 (逃难途中,玉环被杀) 第三部分:黄埃散漫风萧索……魂魄不曾来入梦,写李回长安后对杨的无穷思念。 (乱后回京,痛思玉环) 第四部分:临邛道士鸿都客……此恨绵绵无绝期,把爱由人间写到天上,表明李、杨的爱情悲剧没有尽头。 (道士施法,寻觅玉环)。 六、整体感知 (一) 玉环进宫,隆基宠爱 1、杨玉环入宫的史实 16岁 →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王妃 21岁→ 见玄宗 为女道士 27岁 → 册为贵妃 2、白居易是如何展现贵妃受宠的?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重墨渲染玉环受到的专宠 “赐浴”、“侍宴”、“三千宠爱在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 ——人之常情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迷恋美色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艺术夸张 批判统治集团因腐朽荒淫而招致祸乱 杨家显贵 父亲→齐国公 母亲→凉国夫人 哥哥→殿中少监 堂哥杨国忠→右丞相 大姐→韩国夫人 三姐→虢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