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作业文献检索
文
献
检
索
作
业
化学与生物学院
应用化学12.1
国相萍08
2013-10-29
一、硕士论文
1.在中文数据库CNKI中采用高级检索。
2.检索表达式:主题=土壤 and主题=酶活性
3.检索结果:(1)篇名:嘧菌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作者 :乔思佳
(3)导师: 李吉学;
(4)作者基本信息 :武汉科技大学, 科技哲学, 2005, 硕士
4.摘要:嘧菌酯(Azoxytrobin)是一种仿生合成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商品名为阿米西达,作用机理是通过作用于真菌线粒体,与线粒体内电子传递链中cyt b复合物的Q0部位结合,从而阻止电子传递,抑制病菌的呼吸作用,破坏病菌的能量合成,使其丧失生命力。由于嘧菌酯属于仿生合成的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因此在对环境的友好性上较其他种类的农药更有优势。嘧菌酯自问世以来,以其杀菌广谱、持效期长、活性高、毒性低、对非靶标生物安全等特点,在新品种杀菌剂农药中拥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嘧菌酯应用方式较多,应用范围广泛,因此容易通过吸附、沉降等作用进入土壤环境,在土壤中产生嘧菌酯的残留,进而对土壤环境产生影响。为此,开展嘧菌酯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对于科学认识和合理使用嘧菌酯,确定嘧菌酯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以及土壤供肥力影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土壤酶是具有生物活性,高度催化功能的蛋白质。土壤酶的作用在土壤的发生、发育,以及土壤肥力形成和演化的全过程当中都有体现。土壤酶活性的高低,直接反应土壤肥力,土壤熟化程度的高低。
二、博士论文
1.在中文数据库CNKI中采用高级检索
2.检索表达式:主题=土壤 and主题=酶活性
3.检索结果:(1) 篇名:东北羊草草原主要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2)作者基本信息 武汉科技大学, 科技哲学, 2005, 博士
(3)摘要:对东北羊草草原主要植物群落:羊草群落、碱茅群落、虎尾草群落的土壤酶活性进行了研究,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及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分为三层(0-10cm,10-20cm,20-30cm)进行了测定,得出了四种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垂直变化规律以及在三种植物群落中的分布状况,并对土壤酶活性与周围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其结果表明:三种植物群落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土壤蔗糖酶与土壤脲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均呈单峰式曲线变化,高峰值出现在7、8月,最低值出现在9、10月,变化规律均可以用数学模型来定量描绘,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高峰则出现在9、10月。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是随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递减的,而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则与它们不同,随土层的加深,其活性并不是逐渐减弱,而出现在10-20cm土层土壤酶活性突然减弱,在20-30 cm土层土壤酶活性又加强的现象。 相关分析表明:在三种植物群落中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活性与土壤肥力成正相关;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地上植物群落生长状况呈正相关;而多酚氧化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程度不大。
三、会议文献
1.在中文数据库CNKI中采用高级检索。
2.检索表达式:主题=土壤 and主题=酶活性
3.检索结果 (1)篇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露天矿排土场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作者:侯阳; 李新勇; 肇启东;
(3)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
(4)会议录名称: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
(5)会议时间:2009-05-10
(6)摘要:本文研究了海州露天矿排土场工程覆土、天然草地、人工种植榆树、刺槐和紫穗槐以及荒裸地6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修复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壤的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在同一土层中,修复地土壤脲梅、脱氢酶、蔗糖酶、蛋白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高于荒裸地(p0.05)。人工林地、灌丛地和天然草地在0-10cm土层的土壤酶活性高于工程覆土样地。从垂直分布上看,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
四、会议文献
1.在中文数据库CNKI中采用高级检索。
2.检索表达式:主题=土壤 and主题=酶活性
3.检索结果 (1)篇名:退化红壤区重建森林凋落叶下土壤酶活性研究
(2)作者: 曾辉
(3)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
(4)会议录名称 :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
(5)会议时间:2008-08-10
(6)摘要:本研究于2010—2012年在江西省泰和县退化红壤区进行,以枫香纯林、湿地松纯林和枫香湿地松混交林三种重建森林模式为研究对象,研究碳氮磷添加对凋落叶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旨在理解凋落物养分归还的基本规律,及其对N沉降等全球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重建森林类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