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农业园区规划.
农业园区建设中生态工程建设和管理模式分析
王正洪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摘要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种养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农业生产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传统农产品生产的经济效益比较低,农民收入增长艰难;传统农业依赖化肥农药,农业污染严重;从农业发展趋势上看,规模化经营,园区化发展优势产业是趋势;此外,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业废弃物利用率较低等等。鉴于以上问题我们的改造和发展思路是在在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适当发展林果业,加工业等,增加产业结构的多样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选用合适的的生态运行模式,发展同时致力于恢复生态;采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运行模式,提高物质循环利用率。以下是我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园区成功的生态工程建设和管理模式。
关键字:园区化发展,规模化经营.产业结构.循环利用率.生态运作模式
平原“农--林--牧--加”模式分析
一 概述
该模式针对农业产区的特点,应用生态系统工程原理,将农业,林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进行科学的组合和对接,实现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和整体推进。该模式的目的在于:(1)对已经很发达的种植也和畜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2)引入林果业,发展复合农业,综合经济,生态等各方面因素的前提下,把乔木,灌木有机地结合于农牧业态系统中,并具有为社会提供粮食,饲料,燃料和其他农副产品的的功能优势;同时借助其提高土壤肥力,控制土壤侵蚀,改善农田和牧场小气候的潜在势能,来保障自然资源的持续生产力。(3)重点发展加工业,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健全的生产体系,不仅实现系统的生态良性循环,而且实现产业化生产。依靠产品增值来增加经济效益。
二 模式组成和工程措施体系
我国农林牧复合系可以分为四大类型:林果农复合型,林牧渔复合型,林果农牧渔复合型,特种农林复合型。而更根据不同物种的组合特征又可分为若干种分类型,如林农间作型,农田林网型(北方随处可见),果粮间作型和林果粮间作型,林牧渔复合型又分为,林牧复合,护牧林型和林渔复合型等。不同区域该模式的工程措施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基本农田工程建设
首先,这涉及土地现状分析,产业规划,功能区划分,界限设定等。由于现代农业园区的经营性质不同和规模上的差异,不同农业园区建设用地和所占比例也不尽相同。例如:对于从事加工,养殖业为主的农业园区,其建设用地比重可适当调整。总之是以生产目的和重点来规划和安排个项用地比例。
2 农田林网建设工程
农田防护林的关键技术:(1)林带走向。这是决定农田林网防护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林带与风向交角的大小与 林带防护效应密切相关。主林带的走向最好垂直于主要害风风向,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林带阻截害风的作用。副林带与主风害风风向平行而垂直于主林带,起辅助作用。(2)主副林带的距离。目前我国国内一般按照主林带成林时的高度的二十五倍来确定主林带间距。根据现在生态学家的的观测,现在主林带间距应根据不同的灾害风因地制宜。例如:风沙暴危害地带,为防止地表风蚀,保证适时播种和全苗,保持土壤肥力,主林带间距应当以当地林带成林树高的15~20倍左右;而以干热风危害为主的地带,由于热风风速不大,在背风面相对于林带高度的二十倍处,林带能降低风俗20%左右,对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调节作用很明显。其次对于副林带的间距安排:以安主林带间距的2~4倍设计为宜。如害风来自不同的方向,仍可安主林带间距设计构成正方形林网。(3)林带宽度和疏密度。林带宽度以能够形成适宜的林带结构和适宜的疏密度为标准来确定的。以减免干热风为主要危害的林带,以适度通风结构为宜。适度通风结构的林带以疏速度0.3~0.4,通风系数为0.4~0.6的林带防护林效益最好。一般适度的通风林带,种植4~6行乔木,配置两行灌木即可。由一种乔木树种构成的林带,边行乔木不进行修剪时,才能形成疏密结构。如用两种乔木,其中边行为枝叶稠密的亚乔木,往往构成疏密结构。按上述配置,带宽八米左右。
一般北方我们以杨树为主,辅以杨柳,杏树等树种,并通过间伐保证合理密度和林木覆盖率,逐步形成与农田生态系统相配套的林网体系。另外我认为,我们在规划的时候不应该追求标准的多少亩配多少防护林,而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林地资源和沟渠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防护林的建设,避免忙不追求理论化的指标而浪费人力物力却没有达到一定的目标。
3 道路系统规划建设
(1)在进行规划建设之前,先要对区域进行全面调研以了解整个地区的自然情况。调研方法包括实地调查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查阅。调查包括气候,地形,植物分布和不同生物群落的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