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基础.doc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实验基础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讲座 第18讲 化学实验基础 【竞赛要求】 溶液配制(按浓度的精确度选择仪器)。重结晶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 【知识梳理】 一、常用仪器及其使用方法 1、反应容器 (1)直接加热的仪器 ①试管 适用于试剂用量极少的反应,也可用于溶解、气体的制取、净化和收集。试管可分为:普通试管和耐高温的硬质试管;一般试管和具支试管……等。试管必须用试管夹夹持或固定在铁架台的铁夹上加热。开始加热时,应注意受热均匀。 ②蒸发皿 适用于蒸发和浓缩溶液,也可用于干炒固体物质。蒸发皿可直接加热也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用坩埚钳移动,在石棉网上冷却。 ③坩埚 适用于灼热或熔融固体物质。坩埚可分为:瓷质坩埚、铁坩埚和石英坩埚。使用时应放在泥三角上直接加热。坩埚温度较高时,应用预热的坩埚钳夹持移动,放置石棉网上自然冷却。 ④燃烧匙 适用于点燃的固体和气体反应。 ⑤燃烧管 适用于高温下的固体和气体反应。 (2)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 ①烧杯 适用于试剂用量较多的反应,也可用于溶解、结晶和配制溶液。在蒸发或结晶时,烧杯的上方应放置一个表面皿,防止液体飞溅或落入灰尘。 ②烧瓶 适用于加热条件下、试剂用量较多、由液态物质参加的反应,也可用于蒸馏和气体发生装置。烧瓶可分为:圆底烧瓶、平底烧瓶、蒸馏烧瓶、两口烧瓶……等。 ③锥形瓶 适用于滴定反应。 (3)不加热的仪器 启普发生器 适用于不需加热的固、液制备气体的反应。粉末状固体(或生成粉末状固体)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2、称量仪器 (1)量筒 一种粗量量器,适用于量取精确度要求不高的一定体积的液体,可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容量的量筒,避免操作次数过多造成误差太大。量取液体时,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弯月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量筒不能加热或用于稀释溶液。 (2)移液管和吸量管 移液管一般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移液管是中间有一膨大部分(称为球部)的玻璃管。吸量管上带有分刻度。它们均是量出式量器,一般流出液体即为所标记的体积。 两者使用方法相似。使用前,必须先将仪器洗净,然后用少量待吸液润洗三次,以保证被吸溶液浓度不变。用移液管吸取溶液时,左手拿洗耳球,右手拇指及中指拿住管颈标线以上的地方,将移液管插入待吸液面下约1~2cm处。先把洗耳球内空气压出,然后把球的尖端紧接移液管上口,放松左手指,使溶液吸入管内。当溶液上升至刻度以上时,移去洗耳球,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大拇指和中指拿住移液管标线上方。左手拿住盛溶液的容器,使容器倾斜45角,右手垂直地拿住移液管,使出口处移出液面,靠在液面以上的壁上,微微松动食指,当液面下降到与标线相切时,立刻按紧食指,使液体不再流出。把移液管移入准备接受溶液的容器中,仍然要保持出口尖端接触器壁,并使容器倾斜至与移液管垂直。然后抬起食指使溶液自由流下,待液面下降到管尖处,等15秒钟后,移出移液管。注意不要将留在尖端的少量残液吹出。因为在校正移液管体积时,没有把这部分液体计算在内。 (3)滴定管 滴定管是进行滴定分析时准确量取液体体积的量器。常用的滴定管容积为50mL和25mL,其最小刻度是0.1mL,在最小刻度之间可估计读出0.01mL,一般读数误差为±0.02mL。滴定管分酸式和碱式两种。酸式滴定管下端有玻璃旋塞,碱式滴定管下端套有内装玻璃珠的橡皮管。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避免玻璃旋塞粘连,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或氧化剂试液,避免试液与橡皮管发生反应而老化。 滴定管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如果是酸管漏水,需将活塞涂凡士林;如果是碱管漏水,则应检查橡皮管和玻璃珠是否完好。其次滴定管在使用前依次用洗液、自来水、去离子水清洗。洗净后再用少量滴定液润洗三遍。 滴定管在使用时,将滴定管垂直地夹在滴定管夹上,下端伸入锥型瓶口约1cm,锥型瓶下放一块白瓷板,便于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用左手拇指、食指及中指控制活塞的转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拿住锥形瓶颈,沿同一方向按圆周摇动锥形瓶。滴定时,要观察滴落点周围颜色的变化,不要去看滴定管上的刻度变化。滴定速度开始呈“见滴成线”,接近终点时,可改为一滴一滴加入,快到终点时,可微微转动活塞(或轻轻挤压玻璃球外的橡皮管),使溶液悬挂在出口管嘴上,形成半滴,用锥形瓶内壁将其沾落,再用洗瓶中的水冲洗,摇匀。如此重复操作,直到刚刚出现达到终点时应有的颜色而不再消逝时为止。 滴定管读数时应将滴定管从滴定管夹上取下,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滴定管上部无刻度处,其他手指从旁辅助,使滴定管保持垂直,然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应从弯月面下缘实线的最低点相切。对于有色溶液(如KMnO4、I2等),其弯月面是不够清晰的,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两侧的最高点相切,这样才较易读准。 (4)容量瓶 容量瓶是一种精密容器,其容许误

文档评论(0)

kk34000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