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电技术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在过去几年里,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宽带的接入技术也随之不断的发展。从铜线介质的DSL到光纤载体的APON(ATM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the Last Mile)(E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XDSL[3]、CABLE[4],EPONEPON提供蓬勃发展的无尽动力[5]。
姓名 性别 年龄 照
片 地
址 邮政编码 电子邮件 电话 传真 爱好
特长 教
育 时间 学校
2004年6月,EFMA(the Ethernet in the first mile alliance)IEEE 802.3ah标准正式被IEEE标准协会批准,从而宣告这个IEEE 802标准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项目之一正式完成。 随着标准制订工作的完成,使用EPON技术实现的FTTB/C和FTTH应运而生。
1.1.1 接入网技术介绍
接入网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75年。当年英国电讯(BT:British TelecomCCITT:International Telephone and Telegraph Consultative CommitteeITU-T,即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组织)会议上正式提出这种组网方式并命名为“接入网组网”技术,得到了国际电信技术界的认同,随后由Willesm 等人共同编辑了此次会议的文献集——“电信网技术”;1979年CCITT用远端用户集线器命名方式给具备类似性能的设备进行了框架描述,“接入网”概念由此确定。
根据ITU-T定义,接入网是指用户网络接口(UNI:User Network Interface)(SNI:Services Network Interface(Q3),SN(Services Node);SNISNI)与业务节点(SN)相连。业务节点可以是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ISDN交换机,也可以是租用线业务节点、路由器或特定配置情况下的点播电视和广播电视业务节点等。业务节点接口是连接接入网和业务节点的开放接口,包括目前广泛应用的与窄带交换设备相连的V5接口,还有VB5接口、高速以太网接口及其它开放接口。用户侧经由用户网络接口(UNI)与用户终端设备或用户驻地网相连。用户网络接口可以是Z接口、ISDN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TMN)相连,通常需经协调设备再与TMN相连。
1.1.2 接入网的发展
接入网从二十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经历了突飞猛进的变迁,其中有历史意义的阶段主要有[11]:
(1)70年代末,数字程控交换机开始大规模商业化。由于接入网概念普遍为电信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接受,加上数/模混合网时代的来临,PCM(Pulse Code ModulationCCITT相关工作组在80年代初先后提出了V1、V2、V3、V4(ITU-T: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 - T)V5.x,并对接入网作了较为科学的界定。但是,随着网络规模的急速膨胀,特别是由于接入网中物理节点显著增加,运营业的网络管理及许多相关问题日趋复杂化,网管危机开始出现。电信管理网(TMN:Telecom Management Network)B-ISDN(Broad-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TU-T终于在1998年基本完成了VB5建议的制定工作。
(5)光纤传输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接入网的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契机。接入网瓶颈问题的解决,很可能会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产品及运营市场[4]。
1.2 EPON技术特点及其优势
接入网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可以按传输媒介分、按拓扑结构分、按使用技术分、按接口标准分、按业务带宽分、按业务种类分等等。综合来看目前的宽带接入方式,比较成熟的主流技术有以下几种:1)基于电话网用户线的xDSL(x Digital Subscriber Loop)HFC宽带接入;3)基于千兆及快速以太网的FTTx+LAN技术;4)基于SDH技术;5)基于固定无线方式的LMDS接入;6)基于光纤的PON接入[6]。
1.2.1 EPON系统结构概述
如图1-1所示,EPON系统主要由光线路终端 (OLT)、光配线网[7] (ODN)、光网络单元 (ONU)组成。EPON采用点到多点的分布结构,多种业务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到本地网CO,然后被OLT通过ODN无源地分配到ONU单元,经过ONU的光/电转换和信号处理后,为用户服务[8]。下面简要介绍ODN、CO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版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doc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2021版).doc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鲁科版(五四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感受家乡文化 关心家乡发展》教学设计2024.docx
- 非谓语动词练习题.docx VIP
- 人音版 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二课悠扬民歌《妈妈格桑拉》 课件(共22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NB-T 47013.5-201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完整).doc VIP
- 一年级小学环保教育校本课程教材.doc VIP
- 基层卫生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试卷C及答案.docx VIP
-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的临床诊治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