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课(豪放词).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5课(豪放词)

25.词五首宋词豪放派婉约派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吟咏,理解文意并背诵 2.积累文学常识,了解婉约派和豪放派的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家 3.感悟作品内涵,领会词作情感,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和爱国情怀检查预习给划线字注音:羌( )管 千骑( )麾( )炙( )的()卢霹雳( )qiāngjìhuīzhìdìpī lì婉约派:内容上以情感为题材;语言清新、含蓄,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绮丽。代表人物:李清照、温庭筠。豪放派:内容上多以抒发强烈的政治热情,豪爽的英雄本色;语言畅达流利,直抒胸臆;风格豪迈奔放,意境雄奇阔大。由北宋词人苏轼开创,经南宋词人辛弃疾发展而推向高峰。渔家傲 秋思范仲淹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号文正。江苏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诗词均有名篇传世。其词存世不多,仅三首比较完整,但意境宏阔,气象雄奇,以反映边塞风光和征战劳苦见长。其《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后人传诵。背景 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一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百式读词——从读中体味情怀1.听录音默读(要求听准字音、节奏,初步体味情感)2.自由读(读顺畅,尝试读出情感)3.个别学生有感情展示朗读(其他同学点评)4.男读上片,女生读下片(男生读出豪放感,女生读出思念之情)5.全班齐读(注意字音、节奏、情感)整体感知,疏通词意补充注释:1.燕然未勒: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2.羌管: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自行疏通文意师友对译交流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和战士们愁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 合作探究 --看塞下景,体征夫情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上、下阕分别侧重于写什么?2.风景“异”体现在哪些方面?(从文中找依据分析)描写边塞景物有什么作用?3. 在这萧条冷寂的秋景中,作者有怎样的情感?文中哪里可以体现? 1、上下阕分别写什么?写 景上阕侧重于抒 情 下阕则侧重词的惯例是上片写景或叙事,下片抒情言志2.“异”在:①衡阳雁去无留意 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②边声四起表明战事紧③千嶂里,长烟落日黄昏的荒凉④孤城闭暗示敌人强恶,戒备森严读渲染了一派寒冷、荒凉的边塞秋景氛围。点明了战事吃紧和戒备森严,同时为下文抒情蓄势。 3.下阕直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语句可以读出? 读出哀伤、思念哀伤——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4.为什么会这样?词中哪句点明了原因?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作者揭示了自己和征夫们的的矛盾心理:既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又为家国未定,功业难成而不甘归退。总结《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表现了作者欲报国立功却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悲怆情怀。 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读来真切感人。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开辟先路。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是豪放派的创始人,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善画枯木竹石。写作背景 这是苏轼写的第一首词,也是最为典型的一首豪放词。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熙宁七年,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太守。熙宁八年,密州蝗旱相连,而西北方的西夏和辽国不断袭扰边境.作为爱国心切、一贯主张抗敌御侮的苏轼,年届“不惑而雄心勃勃”,在贬官外任中,不但尽力解除人民的疾苦,而且时刻准备要驰骋疆场,为国效力.他在这年冬天,与同僚猎于铁沟、黄茅冈,作此词.百式读词——从读中体味情怀1.听录音默读(要求听准字音、节奏,初步体味情感)2.自由读(读顺畅,尝试读出情感)3.个别学生有感情朗读(其他同学点评)4.男读上片,女生读下片(读出豪放之情)5.全班齐读(注意字音、节奏、情感)整体感知,疏通词意结合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