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与教学论 授课人:司成勇 教授、博士 电 话 电子信箱:chengysi@163.com QQ:1317868498 石 川 微信:大巴山人 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特别告示 公用信箱:mistersi@126.com CODE: sd2010 要求:人人记录、保存并经常使用。 16年后,那个男孩成了世界著名软件公司的老板,他就是比尔?盖茨。 在美国西雅图的一所著名教堂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师—戴尔?泰勒。有一天,他向教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们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年冬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拼命逃生,猎狗在其后穷追不舍,但最终无功而返。猎人气急败坏地说:“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很不服气地辩解道:“我已尽力而为了呀!”兔子带着枪伤逃家后,兄弟们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是怎么甩掉它的呢?”兔子说:“它是尽力而为,我是竭尽全力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竭尽全力地跑,可就没命了呀!” 牧师讲完故事后,又向全班郑重其事地承诺:谁要是能背出《圣经?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内容,他就邀请谁去西雅图的“太空针”高塔餐厅参加免费聚餐会。要背诵的内容有几万字,而且不压韵,难度非常大。尽管参加免费聚餐会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望而却步了。几天后,班上一个11岁的男孩站在牧师的面前,从头到尾按要求背了下来,竟然一字不差。 泰勒牧师清楚,就是在成年信徒中,能背诵这些篇幅的人也是罕见的,何况是一个孩子。所以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能背下这么长的文字呢?”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竭尽全力。” 课程宣言 学习课程,实践课程,学习教学,实践教学,让课程走进教师,让学生走进课程。 请问:这里的教师是谁?最后一个课程是什么意思? 问题情境(案例1):新学期的任务 张老师是新参加工作的老师,开学第一天,她参加了全校教师大会。在会上,李校长说:“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我校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老学校,本学期需要继续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另外,本学期开始,我校也要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计划开设一些校本课程,希望每位老师都积极参与。请各位教师近期尽快拿出自己的改革方案。” 听了李校长的话,张老师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刚走上工作岗位,就可以一展身手;紧张的是,读大学时没有好好学习课程论、教学论,怎么开展教学改革,改革方案从何而来,怎样设计校本课程,一点头绪都没有。下班以后,张老师心急如焚地找出《课程论》、《教学论》等教材,赶紧学习起来,希望能从书中找到一些启发。 案例2:“课程论就是研究课表的吗?” 2000年10月的一个晚上,我们华南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的全体教师,来到教室里与新招收的2000级小学教育专业班学生一起,举办“实施导师制”的师生座谈会。 会议开始前,我便与学生们开始相互认识和寒暄。一位男生笑眯眯地问我:“老师,您是教什么课的?”我回答道:“我担任本科生的教学任务主要是课程论。”他脸上涌出了几丝疑惑:“课程论?课程论是搞什么的哦?”我思量着怎样深入浅出又简明扼要回答他的问题,迟疑了一会儿。他快人快语地接着试探着问:“课程论就是研究学校课表的吗?”我赶忙回答:“怎么说好呢?既是也不是。课程论既研究学校课表,但又不仅仅研究课表。”学生又笑了,问:“课程论究竟是研究什么的?!我们学习课程论要学习些什么?” 问 题 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有何意义? 如何学习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单元 绪 论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概论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任务 第四节 学习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概论 一、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二、课程与教学的意义 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本部分后面学习) 一、课程与教学的概念 (一)什么是课程 问题与思考: 你在中小学学过那些课程(科目)? 你是怎样理解课程的? 学校开展的活动是课程吗?有无看不见的课程? 什么是课程 ⒈课程概念 ⒉课程的表现形式 ⒊课程的功能 ⒋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⒈课程概念 (1)课程词源考 ①汉语里的课程 唐代孔颖达在《五经正义》写道“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此所能见到的“课程”一词的最早使用。 宋代朱熹在《朱子全书·论学》中亦多处使用课程一词,如“宽着限期,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工夫”等。这里的“课程”主要指的是“功课及其进程”。 ②英语里的课程 英文中,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