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醇酚醚精品课件
三、酚的化学性质 一)、酚羟基的反应 1、酚的酸性 芳环上取代基对酚酸性的影响: 吸电子基团使酚的酸性增强,给电子基团使酚的酸性减弱。 2、与三氯化铁显色 大多数酚能与FeCl3水溶液反应,生成蓝紫 色的络离子,常以此来鉴别酚。 蓝紫 对于具有烯醇式结构的化合物都可以与FeCl3水溶液显色 3、成醚反应 历程均为SN2: 二)、芳环上的反应 1 酚的卤代反应 反应1非常灵敏,体系中有10ppm的苯酚就会产生沉淀。 2、 酚的硝化 分子内氢键 沸点较低 分子间氢键沸点较高 酚的亚硝基化 通过亚硝化反应可得到产率较高的对硝基酚。 四 酚的制备 一、 磺酸盐碱熔法 磺化 中和 酸化 二.、氯苯水解法(1924年建立此法) 特点:使用Cl2 、 NaOH价格贵,反应在高温、高压下进行,设备投资大,盈亏平衡点高 氯苯水解法的改进 ——腊希法(Rasching) 特点:1、单程转化率低; 2、高温下HCl对设备腐蚀严重。 于1971年也被淘汰 三、 异丙苯法 一箭双雕,产物是两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第四节 醚 含有C—O—C键(叫做醚键)的化合物叫做醚。 单纯醚:氧原子连结的两个烃基相同 混合醚:氧原子连结的两个烃基不相同 环 醚:含有醚键的环状化合物叫环醚 一、醚的分类 四氢呋 喃 (THF) 呋 喃 二、醚的命名 1、普通命名法: 相应的烃基+醚字,当氧原子连结的烃基不同时,习惯上是:先小后大、先芳后脂。 (二)甲醚 (二)乙醚 二 苯 醚 甲乙醚 甲基叔丁基醚 苯乙醚 (MTBE) 2、系统命名法:烷氧基+母体 2-甲基-4-甲氧基-2-丁醇 间乙氧基苯酚 1,2-二甲氧基乙烷 (乙二醇二甲醚) 二、醚的物理性质 1、大多数醚为无色、易挥发、易燃烧的液体。如在实验室里常用的溶剂乙醚 bp:34.50C,极易燃使用时请注意安全。 2、醚分子间不能以氢键相互缔合,沸点与相应的 烷烃接近,比相应的醇、酚低的多。 3、醚分子中的氧原子,可与水形成分子间的氢键, 因此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乙醚在水中的溶解度 与正丁醇相近~8g/100mL。 三、醚的制备 一)醇的脱水 醇失水制醚注意两点: 1、只能用于制备结构对称的醚。 2、1oROH制醚产率较好, 2oROH制醚产率不好, 3oROH不能制得醚,而只能得到烯烃。 二) Williamson 合成法 SN2 SN2 例: 乙丙醚 苄基异丙基醚 叔卤代烷与醇钠作用易则发生消除反应 1、沙瑞特(Sarret)试剂(CrO3.吡啶) 可将伯醇氧化成醛,仲醇氧化成酮但不饱和键不受影响。反应条件温和,是在弱碱性条件下进行: 几种特殊的氧化剂: 2、琼斯(Jones)试剂 将CrO3溶于稀H2SO4中,然后滴加到醇的丙酮溶液中。该反应也不影响不饱和键,但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 (二)、醇的脱氢 主要用于工业生产 甘油铜 (蓝) 六)、多元醇的反应 1、与氢氧化铜显色 2、被高碘酸氧化 断键加羟 失水得产 3、频哪醇重排: 2,3–二甲基–2,3–丁二醇 (频哪醇) 重排 反应机理: 四、醇的制备 一)、 卤代烃的水解 二)、 烯烃的水合 正丙醇 异丙醇 遵循马氏规则 反马氏规则 硼氢化–氧化反应反应特点: (1)加成取向:反马氏规则, (2)加成的立体化学:顺式加成。 三)、 通过格氏试剂制备醇 通式: 卤化醇镁 无水乙醚 常见模式: 合成路线的选择: 易得 易得 易得 易得 不易得 不易得 评价一条合成路线最基本的三条原则是: 1、原料易得;2、途径简捷;3、产率高。 故应该选路线c. 第二节 消除反应 消除反应是指从一个较大的分子中消去一个较小的分子的反应.(消去的分子可以是H2O、ROH、RCOOH、NH3等。) ( Elimination Reactions) 卡宾的生成与反应 二氯卡宾 一、β— 消除反应 1、消除反应的两种历程(E1和 E2) ⑴、 E1(单分子消除)反应 反应速率: v = k [(CH3)3CBr] 一级反应. E1反应的历程及反应活性: 相对反应活性:
文档评论(0)